一、学习初衷
1、个人介绍
我目前是一名处于教育行业的数据开发治理分析师,扎根教育领域,专注于数据的挖掘与治理工作。日常穿梭于各类教育数据间,从学生成长轨迹到教学质量评估,用数据为教育决策“画像”。在教育数字化浪潮里,深知精准、高效的数据分析,对优化教学模式、助力学生发展有多关键。而FineBI作为强大的数据可视化工具,能让繁杂教育数据“开口说话”,为了更好用数据赋能教育,我开启了FineBI学习之旅,期望借它挖掘数据价值,为教育工作添翼,也让自己在数据开发治理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2、学习初衷
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不同部门所需要做的可视化报表也逐渐增多,对数据分析的精准度和时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我深刻意识到,掌握一款专业的数据分析工具,是提升自身工作能力、适应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在众多数据分析工具中,FineBI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灵活的可视化设计以及便捷的操作体验,吸引了我的关注。它不仅能够快速处理百万级甚至千万级的数据,还能通过丰富多样的图表和仪表盘,将复杂的数据以直观、美观的形式展现出来,帮助决策者快速获取关键信息,做出科学决策。基于此,我决定深入学习FineBI,期望通过掌握这一工具,突破工作中的数据处理瓶颈,为公司的业务发展提供更有价值的数据分析支持,同时也实现个人在数据分析领域的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
二、作品简介
1、业务背景/需求痛点
(1)业务背景
房地产市场中,二手房交易是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因城市发展的多元性,不同区域在历史沿革、规划定位等方面差异显著,使得二手房市场呈现出复杂的区域分化特征。从资源分布看,核心城区教育、商业、交通等配套成熟,远郊区尚在完善配套;从需求端讲,涵盖刚需、改善等多元购房诉求,同时居住品质追求(如装修、电梯配置)也在升级,房龄与城市更新进程关联紧密,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二手房市场生态,需通过数据分析理清脉络。
(2)需求痛点
①市场参与者层面
购房者:面对海量房源,难快速识别适配自身需求(如区域价值、户型面积、居住品质)且具性价比的二手房,易陷入选择困境,同时对区域发展潜力、房龄影响等长期价值判断模糊。
房产从业者(中介、开发商):缺乏对市场细分特征(如不同区域户型、装修、电梯需求差异)的精准把握,导致房源推广、产品开发与市场需求错位,影响业务效率与收益。
投资者:难从复杂数据中挖掘投资机会(如旧改红利区域、潜力增长板块),对风险(如远郊老房贬值)预判不足,投资决策盲目。
②市场研究层面
缺乏对北京市二手房市场多维度(区域、户型、装修品质、房龄)数据的系统整合与深度分析,难以清晰呈现市场规律、成因及趋势,无法为各方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2、数据来源
自选数据:从阿里云天池数据集中下载了北京市各市区的二手房情况数据,包含市区、小区、户型、朝向、楼层、面积、价格、建造年份、装修情况、电梯情况等房产信息。
3、分析思路
我的目标就是用数据进行回答北京市各市区二手房的“现状-成因-决策”的闭环,因为房产的交易本质就是“区域资源×房产属性×需求匹配”,所以我的想法就是主要围绕“区域、房源、需求”三个要素进行拆解分析。
“区域-房源”维度:各市区二手房分布、各市区二手房平均单价情况。
“房源”自身属性维度:面积对应价格情况、面积对应房源数情况。
“房源-需求”维度:户型数量占比分布、装修情况均价对比、房龄对房价影响趋势。
4、数据处理
可视化分析之前进行了数据过滤、标签划分装修情况与电梯情况、计算房龄字段、计算房子单价的处理。
5、可视化报告
(1)各市区房源数量情况
分析:核心区(海淀/朝阳)房源密集,验证“城市中心资源虹吸效应”。
远郊(平谷/密云)房源稀缺,反映“配套不足抑制供给”。
决策:中介:在海淀/朝阳增设门店,因房源多=客源多。
购房者:远郊房源少需加快决策,核心区可对比筛选。
(2)户型数量占比情况、面积对应房源数雷达图
分析:2室1厅为主流,对应首置与小家庭过渡需求。
5室以上大户型数量占比不大,反映高端改善稀缺。
决策:中介:主推2室1厅,匹配70%购房者需求。
开发商:多造小三居,适当布局高端改善户型。
(3)装修情况对应平均单价情况
分析:精装房单价更高,适合购房者“拎包入住”。
决策:业主:老房翻新,单价可提升千元。
中介:精装房源优先推广。
(4)有无电梯价格差异
分析:除部分小区房源价格受电梯影响较小外,其余房源基本有电梯房源价格比无电梯房源价格要高。
决策:投资者:收购无电梯老房,加装电梯后转售赚差价。
(5)房龄对价格影响
分析:核心市区因配套成熟、资源稀缺,房龄折旧影响弱。
近郊及远郊市区依赖新房品质、配套更新,房龄增长易导致价值折旧。
决策:投资者:核心市区购房主要看配套,近郊及远郊市区购房主要看房龄及品质。
3、学习总结
学习FineBI的这段历程,让我在数据分析的道路上实现了重要进阶。从掌握工具操作,到深度挖掘数据价值,我清晰认识到它能高效串联起学生成长、教学评估等多元数据场景。未来,我会持续打磨FineBI应用技能,将其深度融入教育数据治理全流程,用可视化成果为教学决策精准赋能,让数据真正成为驱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隐形引擎”,在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兑现自己作为数据开发治理分析师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