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学习心得:文理科思维的交织与碰撞

我是社区第3226296位番薯,欢迎点我头像关注我哦~

 

上学期间我是典型的理科生,成绩最好的是数学,成绩最差的是语文特别是作文。到了工作的时候,没有料想到的是,曾经的理科生,干起了“文科生”的工作,前10年主要担任领导的文字秘书,撰写各项各样的稿子。

实际上,本人一直有一颗“弃文从理”的心,所以在听到这次BI培训之后,果断报名参加。经过一次的面对面培训以及长达2个月的线上培训,自己学到很多东西,也从过程中有很多感悟。

归纳起来,BI分析与文字秘书工作很像,以小见大,以作业十为例,也是同样的道理和逻辑,万事万物实际是相通的。总结感受可以用六个字表达:目标、方法、细节。

 

一、目标

 

刚看到作业十的案例题,第一反应是:没有数据怎么办?不会分析怎么办?没有思路怎么?一连串的问号......616日晚上,忙完一天的工作,终于静下心想,这件事的目标是什么?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完成作业,另一个就是练习之前学到的知识内容并让自己能够良好运用。为此,我开始动手了。从数据拥有者和管理者的角度思考,我要分析什么,以作业十为例,我想分析什么样的客群对消费总额的贡献更高?

 

以小见大,我们的BI分析最终目标是什么?让阅读者了解我们想要表达的观点,并且通过数据图表形式加以呈现和印证。正如老师上课讲到的,BI分析实际上是一个到推的过程,从目标到推你需要的数据和图表,进而再从明细表中提炼而来。

 

文字秘书工作也是如此,谁是你这篇稿件的阅读对象,你的目的是向阅读对象传达什么内容。

 

逻辑上,无论是这个案例题,还是BI分析,或者是之前自己从事的文字秘书工作,最终是要找到目标是什么,才能开始从目标到推过程和行动。

 

二、方法

 

确定目标之后,我们要做的是掌握基本的方法去实现目标。在作业十的案例题,针对“什么样的客群对消费总额的贡献更高”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分析客群的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登录和浏览习惯、不同收入对消费的影像,进而运用饼状图、趋势图、分类对比图等。

 

在整个BI学习过程中,自己学会了如何处理数据明细表,如何根据不同数据特征应用不同的图表进行展示和分析,如何通过函数计算出新的字段和数值,如何通过组织、仪表板、分析报告展现不同的论点和论据,如何快速实现数据的分组、趋势分析、结果展示。这些知识和方法的学习,让自己能够清楚地知道如何应用到目标达成过程中。

 

文字秘书工作中,我学会了立论观点(积极表杨、中立分析、消极批判),学会了何时用言简易赅的表达、何时用情感丰富的言语、何时用义愤填膺的批评,学会了总分总、一二三的架构表达,还有文字+数据、观点+案例的呈现。

 

方法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需要我们掌握透彻,但最关键的还是学会如何应用。用起来的方法,才是你自己的方法,并在案例过程中不断自我升级和优化,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风格特征。

 

三、细节

作业十过程中,自己也犯过很多小细节的错误,比如****。到最后检查的时候,才发现,这里指标计算不出来,那里的数据引用不过来,才发现很多小的地方运用错误。

 

BI分析,立于目标、用于方法、重在细节。整个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答案中的“样例”,自己很难确定是否能够做出正确答案。正如之前在微信群里询问的:DEFDEF ADD函数对汇总行的影响时,之前一直不明白,后来在老师和同学的耐心解答下才逐步理解静态、动态的区别,虽然前面的数据都是一样的,做最终也有1个小细节差异。因此,BI分析很注重细节,需要耐心计算和分析,才能实现正确的目标。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文字秘书,需要的就是精准表达,既不能废话连篇,又不能词不达意,特别是在错别字、语句通顺方面,直接影响一篇稿件的质量和评价高低。特别是对专业文字秘书,这种细节更新要求更高。

 

细节决定成败。在最后完工的关键时候,注意多检查细节,才能保证自己不毁在最后一刻!

 

写在最后,文科、理科生在学生时代虽然学的科目不同,但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底层的逻辑也是一致的,文字秘书需要清晰的结构化思维,才能让稿件更层次清晰、主次分明;BI分析也需要更精准的表达和报告,才能讲出数据背后的前世今生、前因后果。因此,文理科思维都需要掌握和应用,只有交织在一起,才能有更顺畅的输出,才能碰撞更美的火花!

 

2025616日晚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