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懂这套分析指标,新人也能赶超10年库管老司机

楼主
学无止境,精益求精
文 | 帆软数据应用研究院 李培鑫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为生产的各个环节顺利提供物资准备的库存。包括原材料库存、零配件库存、在制品库存等。而有相应的物资,就有相应的库存。而在制造业中,大多数都是希望做到柔性生产、“零库存”生产。

然而,“零库存”是一种理想化的理念,只要有库存就会有风险。还有另外一种观点,就是拥有一定数量的安全库存。怎样定位安全库存,库存多少量是安全,并且能够应对市场波动,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安全问题。

定位这些问题,不妨通过数据分析,分析一些可量化的指标。通过对指标的分析和理解,得出其背后深刻的业务意义与价值。

以下,笔者罗列了一整套的生产与库存指标体系。

一、反映设施空间利用度的情况
1.储区面积率
评价目的:衡量厂房空间的利用率是否恰当。
公式:储区面积率= 仓库建物面积/储区面积
评价意义:储区是仓库不可或缺的部份,因而掌握储区占整个仓库厂区的比率,可使整体作业更顺畅。若此指标小,表示储区占整个仓库面积比例不高。

2.可供保管面积率
评价目的:可供保管面积率为扣除通道後货品的可保管面积占整个储区的比例,因而此指标大小主要在于评估通道空间的安排,判断储区内通道规划是否合理。  
公式:可供保管面积率 = 储区面积/可保管面积
评价意义:若公司可保管面积率太低,表示通道空间的掌握未达空间利用率,则通道可能稍宽或稍多。  

3.储位容积使用率及单位面积保管量
评价目的:判断储位规划及使用的料架是否适当,以有效利用储位空间。  
公式:储位容积使用率 = 存货总体积/储位总容积
单位面积保管量 = 平均库存量/可保管面积

4.平均每品项所占储位数
评价目的:由每储位保管品项数的多寡来判断储位管理策略是否应用得当。  
公式:平均每品项所占储位数 = 料架储位数/总品项数
评价意义:平均每品项所占储位数若能规划在0.5~2之间,即使无明确的储位编号,也较能迅速存取货品,不至于造成储存、拣货作业人员找寻的困难,也较不会产生同一品项库存过多的问题。  

5.库存周转率
评价目的:仓库中储存位置的利用率,通过合理的存储布局等堆放方法,提高仓库的可利用率

二、反映存货效益的情况
1.库存周转率
评价目的:检查公司营运绩效,以及做为衡量现今货品存量是否适当的指标。  
公式:库存周转率 = 出货量/平均库存量
库存周转率 = 营业额/平均库存金额
意义:周转率越高,库存周转期间越短,表示用较少之库存完成同样的工作,使积压在存货上的资金减少。换句话说,即表示资金的使用率高,利润也会因货品的周转率提高而增加。  

(1)一旦库存周转率低,显示公司多数货品的周转速度慢,库存品有过多的现象,很容易造成原材料的陈腐、库存品耗费增加、保管费用和利息激增、收益性相对恶化、资金调度困难等问题。因此,若非为必要而增加库存品,或近期内大量交货,或预测将会涨价而先行购货,则公司目前之存货相对于出货量、出货金额之收益确实有偏高的趋势,应力求改善。
改善方法:
①缩减存货量  
(a)若公司能自行决定采购时机及存货量,应尽量缩短货品的在库期间,也就是设法增加低量采购的次数,来减少阶段期间的在库品数量及金额,以避免过多资金的积压。  
(b)建立预测与实绩之关系模式以免存货过多。
②增加出货量及营业额。有时,光是缩减整体存货量只是一种消极的方式,因若公司有可利用的储区空间而不妥善利用,也会造成空间上的浪费。因此,一旦缩减了原有在库品的存量后,应将多余的储位空间用以拓展更多客源及货品品项,以增加期间出货量及营业额。
③若公司存货太多是因为货品自订购至取得的前置时间太长,则应更确实掌握最佳的请购点,或考虑更换供货商,以减少存货积压。  

(2)一旦库存周转率大,显示公司多数货品的周转速度快,此现象虽好,但有时可能发生存货不足以至缺货的情况。
改善方法:
采购期间及次数应尽量配合此周转率,最好每月能控制采购次数约等于库存周转率,且每次采购量也能配合期间销货量,如此才能良好的控制存货,不至造成存货资金积压、浪费储区空间,或存货不足的情况。而库存周转率与采购次数关系如下: ①若库存周转率>采购次数,则唯恐造成货品在库期间过久的浪费。 ③若库存周转率<采购次数,每次采购皆少量,则唯恐与「低价购进」、「供应不虞间断」的目标相冲突。且过于频繁的少量采购,往往会增加采购业务所需的人事及事务费,将使采购费用提高许多。   

2.库存掌握程度
评价目的:为设定产品标准库存的比率依据,以供存货管制参考。  
公式:库存掌握程度 = 实际库存量/标准库存量
评价意义:
①若库存掌握程度远大于1,表示实际库存超出原先预设的标准库存,原因可能在于:  
(a)标准库存量定得太低,未参照实际现况。
(b)实际库存太高,存货未能有效控制管理。
②若库存掌握程度≈1 或<1 ,表示公司的确有将库存控制在预期之内。但此时若发现库存周转率指标太小时,则表示公司实际库存相对于出货量仍太高,因而可判断现行标准库存量订的太高,恐有误以为已达目标,但实际对公司运作并无成效的假象存在。  

改善方法:
针对上述两种状况,
①配合库存周转率,修正目前设定的标准库存,以符合实际营运需求。
②采行实物管理:在仓库的料架上,设计标签以载明货品编号、商品名称、最高库存量及最低库存量,然后每天定时巡视,凡达到订货点的,就以红笔做记号;然后在订货传票上将货已到者,以蓝笔做记号。如此随时掌握库存情形,将使库存控制在预期之内。
③)采行最适当的存货管制方式。存货管制的方法很多,在此提供六种模式做为参考:
a复仓制 b定量定购制 c定期订购制 d经济订购模式 e单期存货控制法 fs-S系统模式 此六种模式各有其适用情况及运行方法;若能考量公司本身特性,找出降低库存的最适方式,则必能达到预定目标,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3.物资入库差错率
评价目的:检测仓库部门的工作效果

4.物资领用差错率
评价目的:检测仓库部门的工作效果

5.物资缺货率
评价目的:合理控制物料库存量,减少物料缺货

6.货物损耗率
评价目的:主要用于那些易干燥、风化、挥发、失重或破碎商品保管工作的考核。为了核定商品在保管过程中的损耗是否合理

7.货物入库合理性
评价目的:合理组织人力、物力等资源,按照入库程序,认真履行入库各环节的职责,及时完成入库任务的工作过程。
8.库存结构分析
评价目的:在充分保证不缺货的前提下,以最经济的衔接使销售与库存处于最佳状态

三、反映成本花费的情况  
存货管理率  
评价目的:衡量公司每单位存货的库存管理费用。  
公式:库存管理费率 = 库存管理费用/平均库存量
评价意义:一旦此指标数值过高,表示公司对于库存管理费用并无良好控制。  

改善方法
应对库存管理费用的内容逐一检查,确实发掘问题所在予以改进。一般库存管理费用包括:  
①仓库租金   
②仓库管理费——入出库验收、盘点调查及整理等人事费、警卫费、仓库照明费、空调费、
③调温费、建物&附属设备&器具的维修费。(不包含仓库建物&电梯&升降机等附属设备的固定资产税、贷款资产税、折旧费,因其与商品在库量多少无关)
④保险费   
⑤损耗费——品质恶化、破损损失、盘点调查数量不合、盘点损失等费用。
⑥陈腐化费用——退流行商品、季节品过时等费用。
⑦资金费用——以上各项只是现金支出费,而资金费用则指机会成本。像是物价下跌时的价值下跌损失,亦要计算在内。  
此外,尽可能少量、频繁的订货也有助于减少库存管理费用,但过于频繁的少量订货亦会增加采购订购费用。因此仔细衡量两者间的对等关系。   

四、反映呆废料的情况  
呆废料率(数量、金额)
评价目的:测定物料耗损影响资金积压状况。  
公式:呆废料率 = 呆废料件数/平均库存量
呆废料率 = 呆废料金额/平均库存金额
意义:一般来说,若物料停滞仓库时间超出其周转期间,则可视为呆料处理。  
评价意义:
一旦此指标过高,应检查呆废料发生原因。一般仓库中呆废料发生原因有下列几种:
①验收之疏忽  
②产品变质  
③仓储管理不善,保管欠周  
④存量过多、过久  
⑤变更设计或营业种目之改变(出现新物料,致使旧物料废弃不用)
⑥拆解之包装材料,经济价值其低,经常集中一处以废料处理  
⑦订单取消或客户退货  
⑧市场嗜好变更  
⑨请购不当  

五、企业安排指导生产
1.生产计划
①产量
②计划量
③计划完成率
④计划批次
评价目的:检测生产部门生产计划完成情况,监控生产进度,反映生产对订单的贡献程度。

2.生产周期
①制造周期
②在制品天数
评价目的:检测生产部门生产能力情况,保证产品生产合理分配,提高生产率。

3.按时交货率
评价目的:检测生产部门生产进度执行情况,考核生产部门的生产能力。

4.缺货次数/缺货率
评价目的:客户需要的货源因缺货或种种原因没有按时达到,一段时间后,统计缺货的数量与总发货量的比例。

六、提高企业的生产加工能力
1.产能利用率
评价目的: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成本的高低,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找出与竞争对手在产能利用率方面的差距,并分析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改进本企业的业务流程,提高本企业的产能利用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2.劳动生产率
评价目的: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检测员工平均生产值,确定全员劳动生产率。
3.投入产出率
评价目的:项目投入资金与产出资金之比,反映项目投资经济效果的静态指标,如实际收益明显低于计划,则产生预警信号。
4.产品合格率
评价目的:检测生产部门生产进度执行情况,考核生产部门的生产能力。
5.半成品合格率
评价目的:检测生产部门生产进度执行情况,考核生产部门的生产能力。
6.各工序返工率
评价目的:检测生产部门生产工序情况,考核生产部门的生产能力。

七、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1.生产总成本
评价目的: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是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利用情况的货币表示,是衡量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2.车间成本
①车间变动费用:
  • 物料消耗
  • 试剂检验
  • 装卸运输
②车间固定费用:
  • 办公费
  • 差旅费
  • 劳动保护费
  • 业务招待费
  • 环境保护费
  • 租赁费
  • 劳务费
  • 其他费用
评价目的:企业为生产车间而发生的成本,精确掌控成本,从而降低成本。

3.产品成本
①产品变动成本:
  • 直接材料
  • 直接人工
  • 动力能耗
  • 车间变动费用
②产品固定成本
  • 车间固定费用
  • 厂部经费
评价目的: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精确掌控成本,从而降低成本。

4.核算要素
水;电;蒸汽;空气;氮气;冷冻;热泵;
评价目的:精确掌控成本核算要素,从而降低成本。

5.设备折旧率
评价目的:检测资产消耗占设备资产比率,以测定设备利用情况。

6.设备故障率
评价目的:检测资产消耗占设备资产比率,以测定设备利用情况。

7.管理人员工资


8.研发费用

9.隐形成本
①报废材料
②滞库材料

八、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1.增产效益
计算公式:(实际产量-目标产量)*目标单价*目标单耗
评价目的:开源增收,提高公司生产效益。

2.节降效益
计算公式:(目标单价-实际单价)*实际单耗*实际产量
评价目的:节流减支,降低公司生产成本。

3.生产边际贡献
评价目的:反映产品为企业盈利所能作出的贡献大小,只有当产品销售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所得品种边际贡献才有可能弥补所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为企业盈利作贡献。

4.原粉收率
计算公式:原粉收率=成品克数/原粉单耗克数

5.单耗/累计单耗
计算公式:单耗=耗用量/产量



编辑于 2017-8-24 15:11  

编辑于 2017-8-24 15:12  
编辑于 2017-8-24 15:13  
编辑于 2017-8-24 15:14  
分享扩散:

沙发
发表于 2017-8-25 08:17:32
希望多看到这种文章!顶一个
板凳
发表于 2017-8-25 09:04:16
地板
发表于 2017-8-25 10:10:00
5楼
发表于 2017-8-25 13:57:27
好文章,楼主费心了
6楼
发表于 2017-8-27 19:49:37
7楼
发表于 2017-8-31 16:04:12
对新人很有帮助
8楼
发表于 2017-8-31 16:57:08
6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
9楼
发表于 2017-9-4 15:51:03
10楼
发表于 2018-1-26 10:23:44
编辑于 2018-1-26 10:24  
11楼
发表于 2018-9-21 15:28:41
12楼
发表于 2018-9-22 16:28:28
13楼
发表于 2018-9-23 09:07:50
希望多看到这种文章!顶一个
14楼
发表于 2018-9-25 17:45:17
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3回帖数 3关注人数 7385浏览人数
最后回复于:2018-9-25 17:45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