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追梦人】我的理想就是让付出更多努力的弟兄们多拿些钱
与帆软的深入接触,起源于一次发给薛宝的吐槽信,当时针对设计器做了个深度吐槽,详细列举了当时使用设计器中的二十余项槽点。当时为了足够吸引眼球,言辞之刻薄现在自己看起来都想笑。当然,结果就和电视中的肥皂剧一样,是欢快的。我的吐槽信被“不小心”的泄露到了帆软的内部贴吧,同样各种槽点“刚刚好”被列入了改进计划。好吧~好吧!我只要有个顺手的设计器使用就好。结果更重要,不是么?
129646
(第一次得到文化衫)
拉起队伍干部署
随着对帆软内部情况的了解,发现专职做一名帆软部署供应商,还是能赚到不少“小钱钱”的。于是,拉起队伍干革命!不对不对,拉起队伍干帆软!也不太对,拉起队伍干部署!算了。这个字配啥都容易让人想歪了,我们这一代被毒害的青年(中年)啊。拉起队伍做部署!创建帆软部署队伍,不能算是一时兴起的突发奇想,我经过深思熟虑,仔细计算了成本与支出,最终得出结论:成立一个帆软部署队伍,只要领导者不懒,不出昏招,就能盈利。
2018年,我成立了一支专一的帆软部署队伍。这里所谓的专一,是因为我们的经营范围真的很单一,不同于广大软件公司改行或扩大经营的软件公司,我们从成立开始就只做帆软的部署实施。
专一,意味着我没有更多的经济来源,只能抱死帆软这颗大树,每一位甲方都是我的财神爷和财神奶奶。我需要施展浑身解数来讨得他们的满意,这样我才能有足够的现金流维持下个月公司的运转。为此,我和我的同伴们付出很多,比如:需求扩展;无理由的修改、调整;甚至不分白昼的技术响应支持。但专一有专一的好处,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专一做帆软,现在的队伍就不能拉起来。因为我们专一做帆软一件事情,这就让我们的培训学习更注重效率,也能在一个领域深入挖掘避免精力分散,我们甚至达成过利用不到两个月时间,将一名小白培养成部署实施高手的壮举。
放弃安稳的生活去创业,结果如何一切都是未知数
二次创业是艰难的,意味着你要舍弃掉之前悠闲的生活,投入到一个未知或者知之甚少的领域;意味着你要随时准备承受失败的代价和痛苦;也意味着你要为每一个与你共同奋进的弟兄们负责!突然间的忙碌让我与我的家人都猝不及防,家里的大事小情都要交给老婆来处理。打铁还需自身硬,努力提高自己才能更好的带队伍。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难了,尤其是我这样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时间不够用了是唯一的感慨。
为了让初入队伍的小伙伴能尽快拥有对应的能力,必须努力逼迫自己先转变为一位合格的老师,每天奋斗在课件、教程、帮助文档、视频、答疑、案例、思路整理之间,帮助文档平均每3-4天就会被通读一遍,论坛的帖子即便是两年前的坟贴也要挖出来仔细思考。现在看来,也是因为那时候的努力,让我现在的基础知识格外扎实。那时候对每个小伙伴最常说的话就是:“我不怕你是零基础,只要会打字,会用鼠标,再拿出高中考大学的劲头,一个月后,我带你去甲方做部署!”
如此带着三位经过两三周快速培训的弟兄去了第一个甲方,60人天的合同,我们四人驻场苦熬了三个月,人力工时付出超过合同要求的800%,三个月净亏损4万块,在项目结项的庆功宴上,嘲笑自己真的是为国家GDP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正在我沾沾自喜,觉得自己三个月培养了三四个有基础能力的同学的时候,齐刷刷三封辞职信将我打回原形,我是谁?我做错了什么?一脸懵逼、二脸懵逼、N脸懵逼,突然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光靠讲梦想就能虎躯一震天下拜服的伟人,我只是一个卑微的,期盼与大家能报团取暖的创业者而已。既然现实给了我有力一击,那我就换个方向爬起来!自此之后,会议中不再画大饼,反而更多的是反思与道歉;生活中不再聊鸡汤,反而更多的讲究短期回报;工作中不再平均分摊,反而人为拉大了薪酬差距。
一起奋斗的弟兄们评价我很真实,这个可能是和个人性格有关,我个性倔强但会努力尝试接受他人意见,我更喜欢的是讲道理,如果你有更好的道理说服我和其他同学,我们按照你的道理来修正企业发展,反之,就按照我的道理来。
队伍成立的这一年多里我们总结了很多大实话:
1、公司是为了赚钱的,这个没问题。员工到公司上班,也是为了赚钱。所以作为职工不应该讲奉献,劳动就应该有回报。
2、做帆软部署,不能让你成为富裕的一群人,我们只能解决温饱问题。离发家致富还是很远距离的,希望大家以此为跳板,找到更好的、更合适的工作。公司在一定程度上鼓励跳槽,因为很多的甲方工作环境及待遇真的很不错,但跳槽前,一定要将手头的项目结项完成。
3、干的多的人,应该得到更多的经济回报;帮助别人的,应该得到别人的足够的经济补偿。
4、公司的盈利情况可以向每个同学公开,每个同学都知道自己项目的盈利能力,公司的抽头比例。
我们的管理开始变得十分简单而高效,同事间的沟通也直接,大家做着类似的事情,在各自不同的小方向上有各自独有的能力,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队伍在人员培养上已经开始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
129647
(年会路上)
创业就是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不知从哪里看到过这样的描述:“创业就是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解决好了,创业就成功了,解决不好,就破产了。”刚刚解决人员培养问题的我,又遇到了绝大多数公司都碰到的难点:钱!
帆软对供应商采用背靠背的付款方式,这种付款方式,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背靠背付款,极大考验供应商的现金流,开始的几个月,因为建立公司自己掏腰包拿出了一些启动资金,一点也没有意识到背靠背的可怕,直到账面现金逐步向四位数稳步前进的时候,才慌乱的发现,我未来的一两个月可能完全没有回款。
工资咋办?差旅咋办?日常消耗咋办?税费又咋办?
那时候,可真的体会到了什么叫饥不择食,只要是迅速回款的项目,即便是仅仅1-2天,我也倾注人力去完成它。饮鸩止渴?不!活下去才有故事流传。终于,我第一次拖欠了大家工资!
不过,我们挺过来了!现金流开始进入新的循环,造血能力开始逐步显现。
扩张还是固守?难以取舍的阴阳两面!初步解决了人、财问题,又到了企业发展的分叉口,磨合顺滑的5人小队伍,是应该继续扩张队伍还是要固守以维持较高的利润率呢?以帆软的发展势头来看,我应该努力扩张,这样才能接更多的项目,才能接到更多、更大体量的工程项目。而扩张同样带来高风险,人力成本的支出是相对恒定的,如果扩张过程中,资金流再次枯竭,将是致命的,因为扩张而形成的资金缺口也将数倍于初创期,而现在的我难以拿出数十万的现金再次拯救公司。
这个难题居然因为帆软召开的供应商大会而消弭于无形。2019年初,受邀参加了供应商大会,会上了解到帆软对供应商体系的远景规划,也了解到帆软对自身发展做出的战略部署,给我吃了一个大大的定心丸。返程的路上,就和同伴兴奋的谈论如何扩张,如何加强管理,如何让大家能赚的更多一点。公司人员数量开始稳步提高,5人、7人、10人,并行的项目由两三个向五六个发展。我终于兴奋的发现,我看到的前途不是中午的烈日骄阳,而是黎明刚刚破晓的曙光!日后大有可为啊!
或许我的弟兄们真的都是天才!
我理想就是让付出更多努力的弟兄们多拿些钱
帆软实施是一个风光无限的职业,在工作中,我们能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在与甲方的沟通中,利用极短的时间了解甲方需求,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为甲方提供或专业或偏门的处理意见及解决方案。但这些风光的背后,是长时间枯燥的学习和理解。部署实施的流动性需要项目人员拥有足够强大的“快热”能力,需要在甲方提出需求的同时,迅速转变角色,成为比甲方还要专业的业务人员,需要触类旁通的理解甲方可能并不成熟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可行的方案,甚至还要评估需要消耗的工时人天。这些都需要依仗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才能实现,个人成长速度之快只有亲身经历过的弟兄才能理解。
我经常和我的兄弟们说,和我一起混帆软的弟兄们都对得起我,那么我也需要对得起弟兄们!但我从来不敢提加班工资这件事,首先,我们没有足够的费用支撑,做工作量评估人天的时候,面对的是甲方提出的基础需求,但是我做了这么多项目,从没有任何一个项目不扩展需求的,那多出来的需求怎么办?真的怼回去么?那是不是又要影响验收,影响甲乙方关系?不怼回去,就面临弟兄们要多做工作、加班,关键是这些事情我只能看,只能安慰,而不能给兄弟们更多的经济补偿。这样的状态不是良性的,我喜欢劳有所得的利益分配制度,也制定了对应的项目奖励措施,我理想的目标就是让付出更多努力的弟兄们多拿些钱,很简单,也很纯粹。
129648
(番薯嘉年华)
作为创业者,我的起点不高(三五条枪打天下),冲劲也不足(自己掏腰包做启动资金),但我稳重求进,紧紧跟随了帆软的发展脚步,在众多番薯的支持下,作为了帆软的供应商,在帆软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团队的建设扩张。作为公司的领路人,作为诸位弟兄的代表,我希望我能带领我的队伍,稳稳的站在“大数据”的风口。为老婆孩子的美好生活努力奋斗!
最后,晒娃!
129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