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上传宽度大于 1200px,高度大于 164px 的封面图片
    调整图片尺寸与位置
    滚轮可以放大缩小图片尺寸,按住图片拖动可调整位置,多余的会自动被裁剪掉
取消
豌逗超人(uid:911820)
职业资格认证:FCA-FineBI
【2022BI数据分析大赛】企业员工在线培训学习分析
一、团队介绍 1、介绍团队 1)团队名称:热爱学习,天天向上队 2)团队组成: 豌逗超人:队长,一枚想解放双手的财务BP,业务界的“实力选手”,FineBI界“学习小白”,跟着IT大佬一起参加过FineBI福州站城市课堂。2021年9月,对FineBI可谓一见倾心,并立志拿下FineBI,目前已运用到日常分析工作中。感恩FineBI不仅解放了我的双手,也打开了我的思路格局,帮助我更深层次理解数据底层的业务逻辑,加快了“业财融合”的工作步伐。大概是这颗热爱学习的少女心打动了评委,小女子有幸在帆软2021年年终故事会中荣获《2021特别优秀故事奖》。参加本次比赛,也是出于热爱,出于感恩,当然我也希望能在帆软一路升级打怪,一步步提升段位,成为自己心目中的王者。 无名:队员,FineBI20年新秀(其实我已经在FineBI圈混迹3年了,嘘~),这一次一定要跟着队长,闯出新手村,打遍天下无敌手!(没办法,队长是超人,我们的口号不能输!)   2、参赛初衷 在队长“撸起袖子说干就干”的提议下,大家火速组队报名参加,因为这是帆软提供给我们非常好的锻炼机会,绝对不能错过。期间我们一起想了很多主题,包括“国民对冬奥的民族自豪感”分析、“新冠疫情宅家心态”分析、“疫情之下毕业生的出路”分析等,最后由疫情背景出发,联想到当下很多企业都将员工学习培训从线下更多转移到了线上进行,我们希望分析企业线上培训学习是否有所成效,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是否有更好的解决建议等。   二、作品介绍 1、案例背景 1)宏观环境 随着移动互联网、5G、大数据等新兴科技的深入发展,以“移动化、碎片化、在线化"为主要特征的培训学习日趋深化。未来,培训的主流模式是OMO(Online Merge Offline),打通线上和线下全链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特别是目前疫情防控情景下,大量优质的线上培训资源释放,远程学习培训的优势愈发凸显,逐渐改变用户学习的习惯和培训的格局。 2)企业背景 S企业秉承“培训是最大的福利”的原则,旨在提升员工各项综合素质和能力,以便能更好地赋能于工作中,同时也响应国家疫情防控的号召,尽量减少人员线下集中培训学习,2021年在公司线上平台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培训和学习,实现了培训学习“在线化“、”移动化”。因而我们想分析下2021年该企业的培训学习情况,以及培训过程指标完成和最终学习效果整个闭环分析。   2、数据来源 本作品数据来源于: 1)S企业在线培训学习平台上的数据明细汇总; 2)特别说明:本着对S企业内部数据保密性的原则,所上传数据集不过多展示原始数据明细。   3、分析思路 1)分析思路 先总览展示目前企业在线学习的重点指标,再展示整体学习完成情况,按照广义的“人-货-场”思维,依次探究影响在线培训学习效果的的因素(讲师、课程、达标率、完成度、考核通过率等指标),而后分别从不同的维度分析总结出问题,并做出原因解释,最后再给出相应的具体可行的结论与建议。(详见附件思维导图,以下图片点击放大可看)   4、分析思路 培训覆盖率:(参加培训人数/企业总人数)×100%; 人均学时/H:(总学习时长/参加培训人数)×100%; 学时达标率:(学时达标人数/参加培训人数)×100%; 课程完成度:(必修课程完成人数/企业总人数)×100%; 考试通过率:(考试通过人数/参加考试人数)×100%; 人均获得证书:(总获得证书数/参加学习人数)×100%; 3)排版布局设计 企业员工在线学习培训分析 KPI课程数量 KPI培训覆盖率 KPI学习总人次 KPI年度总学时/H KPI考试通过率 KPI人均获得证书/份 Chapter1,课程分析 矩形树图课程类型丰富度 波士顿矩阵图热门课程 词云图课程评估 明细表课程完成度 明细表零学时课程 Chapter2,讲师培训分析 饼图讲师渠道 漏斗图讲师级别 条形图热门讲师 饼图讲师排名 词云讲师热评 Chapter3,员工学习分析 多系列柱形图员工类型 柱形图&迷你图&折线图员工司龄 矩形树图学员积分来源 明细表低学时部门 分组表低学时预警 明细表学员预警 Chapter4,培训效果分析 柱形图&迷你图&折线图部门考试通过率 条形图&迷你图部门人均证书榜 条形图TOP8考霸榜 条形图TOP8证书榜 总结&优化建议   5、结果展示 (1)Chapter1,重要指标&课程分析: 线上课程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通用技能类课程“供不应求”,大部分员工对通用技能类及人文素质类课程比较感兴趣,企业文化类或者政策制度类“少人问津”,产品业务类课程繁多,大部分涉及“专业力”内容,被学习的时长及人次并不多,一方面是因为术业有专攻,产品业务类专业性比较强,大部分人“想听却听不懂”;另一方面,大多数员工还是偏好实用型课程,可以直接运用工作中。 Chapter2,讲师培训分析: 讲师方面:主要以内部讲师为培训主力,但内部讲师人均授课时长低于外聘讲师,说明内部讲师平均输出课程培训仍然有限,主要体现在讲师力量集中在金牌讲师、荣誉讲师(人均授课试时长远高于其他级别讲师),初级讲师数量虽然众多,但输出培训的能力有限;从讲师排名上看,授课讲师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在少数卓越讲师、优秀讲师。内卷时代,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冲着讲师个人魅力去学习的。 Chapter3,员工学习分析: 1、 老员工人均学时低于入职不到3个月的新员工,学时达标率更是远不如新员工,尤其入职1年以上的老员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变差,2年以上的老员工学时达标率都不过半。主要原因:1.新员工实习期间,需要硬性学习的课程较多,新员工进入新环境,主动求学的动能较足;2.老员工正式独立上岗后,大部分时间用于工作,同时随着时间推移掌握积累的工作方法较多,学习主观能动性逐渐降低,因而学时达标率不如新员工。 2、人员学习覆盖率上看,几乎实现“全员学习”的目标,但课程覆盖率并未达百,原因在于政策制度类课程过剩以及产品业务类课程过于专业,内容重叠,导致存在“零学时课程”; 3、从课程完成度上看,必修课程由于是公司硬性要求,要求考核通过,所以学习完成度和考试通过率都较高,反之选修课员工学习主动性较差; 4、从积分达成率上看,学员积分来源主要还是以“在线学习”和“完成考试”为主,平台互动不够浓烈,缺少讲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笔记输出。 (4)Chapter4,培训效果分析: 21年公司培训学习整体不及格,总部职能系统、技术研发中心员工学历普遍较高,擅长学习考试,而营销系统人员忙于洽谈业务应酬,供应链系统员工上班黑白颠倒不规律,工作也以技能实操为主,学习欲望不强烈,导致学习效果相对较差,所获得的培训证书也最少。如何帮助业务部门学员能综合发展,再赋能到工作中,成了当务之急。 (5)总结与优化建议: 1、大部分在线学习的学员还是抱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快乐心态,认为培训是最大的福利,“被动学习”只占少部分;关键在于不同课程类型的设计,以及合理的培训计划与安排,建议重点开发精品通用技能类课程,满足学员学习需求,同时重新梳理并优化产品业务类课程,用“少而精”慢慢取代“大而全”,吸引学员高效学习,快速成长。 2、加强培训讲师的“再培训”:重点加强对中级以下讲师再培训,提升其授课专业度、个人表达能力、课堂活跃技巧等。完善讲师激励机制:除了设置“讲师龙虎榜”式的精神鼓励,根据讲师培训课受欢迎程度,讲师个人魅力值,好评度等增设物质激励,激发讲师主动提升自我培训能力,输出更有价值更受欢迎的课程。 3、关键不在于消除“零学时课程”,而在于分析零学时课程的内容设计、授课形式、讲师表达等是否有需要改进优化,使其更加适应学员成长和公司发展的需要。 4、重要的课程设置“必学”类别,增加课后考核环节,提升学习专注力,鼓励读后感/读书笔记/学习笔记输出,巩固学习效果。 5、3个月内未及时学习人数占比最高,需要系统及时对员工进行实时预警、提醒学习,避免忙碌导致学习上的“懈怠”。 6、针对营销人员及供应链人员推出短、平、快小视频、微课等形式的培训,实现“移动化、碎片化”学习,在部门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用“卷”的方式,先学带动后学,激发全员学习乐趣和动力,帮助学员快速成长吸收,真正将培训福利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源源动力。 (5)最终效果展示: 作品公共链接:https://bisolutions.fanruan.com/webroot/decision/link/sr8n   三、参赛总结 1、工具应用 FineBI很适合小型项目的快速开发,整个仪表板的制作差不多2天搞定。是一款非常棒的工具。尤其对正在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来讲,这样一个智能化的工具,从个体来讲,可以提高大部分员工的工作效率;从企业整体来说,FineBI是企业实现“降本增效”非常友好的大帮手,值得推广。   2、心得体会 豌逗超人:认识FineBI半年多了,真的感受到它的强大。在这之前经常在互联网平台看到类似的可视化分析,但大多数都是基于写代码,或者是在表格中展示,都远不如FineBI好用。作为一名财务BP,其实非常需要有这样一款简单便携的工具,帮助我们从纷繁的表格中解脱出来。从刚开始学习的畏难情绪,到现在相对熟悉的亲切感觉,这段经历可以总结为“孤勇“→“坚持”→“成长”,想起来还是很值得。想到一句话,可怕的不是忙碌,而是没有深度思考的忙碌,而FineBI帮助我摆脱工作中不该有的忙碌,然后有时间去思考更有价值的部分。 无名:做可视化分析时,先想好分析思路,比盲目制作仪表板效率要高效很多。
【2021年终故事会】2021,遇见FineBi!
我与FineBi的故事 与FineBi的缘分始于2021年9月信息部天飞总给我们部门开的那场FineBi产品推介会。作为一名经常与数据打交道的财务BP,当我看到那些繁杂的数据转化为清晰直观的可视化图表以及仪表板上实时跳动的数字时,就深深被吸引并决定要学会它,同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升日常数据处理和分析效率。于是,我怀着好奇心和学习的激情,开启了自主学习探索BI之旅... 一、FineBI探索学习 进入FineBi这个未知的知识领域,我了解到FineBI以业务需求为方向,通过便携的数据处理和管控,提供自由的探索式分析,因为它无需进行复杂的SQL语句处理,所以是“业务人员做数据分析”的BI商业智能工具。“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一个可以解放双手释放大脑的好工具吗?”我心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繁忙的四季度工作,每天本职工作已然占用大部分时间,为了以最快的时间习得FINEBI的操作技能,同时提高和信息部BI组同事的沟通效率,我的办公地点从7楼搬到了8楼,成为信息部BI组的“新成员”。为了保证分析的准确性、有效性,从每一个数据集来源,到每一个数据字段,再到每一个字段背后的业务逻辑,我都需要梳理得清清楚楚,不容半点含糊。了解数据底层业务逻辑,让我再次深刻地理解“业财融合”的重要性,而每一次数据的沟通、碰撞都让我离业务更近了一步... 紧接着,就是进入正式操作学习的阶段,习惯于Office工作软件的我瞬间变成了FineBi操作小白,面对完全陌生的功能点,我竟无从下手,加之时间紧迫,畏难情绪一涌而上,但很快这种情况就被信心打败了,我开始一点点尝试每个功能的运用,钻取、联动、跳转...从一个组件,两个组件...再到一个仪表板,两个仪表板...慢慢地都有了从业务出发的动态分析雏形;就像盖一栋房子,从布局空间架构,再混合钢筋水泥堆砌一块块砖头,一点一点,终于,<大客户中心可视化经营分析>模板建成了!当然,搭建好房子还要精心装修一番,每当夜深人静,就是开启可视化报表“美化之旅”的时刻...经历2个多月的摸索学习后,我通过了帆软认证BI工程师-FCBA,又完成了<沪苏皖鲁大区销量动态分析与探索>,并分享给业务部门运用到实际的报告中,真正学以致用了。 学习,永不止步。为了巩固并提高FineBi分析技能,从而更好地运用到工作实践中,21年12月,我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福州站-城市课堂-《FineBI数据体系设计与搭建》课程,理解了FineBI并不是单纯地只能做分析看板,而是从数据准备→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共享贯穿数据流向全链条,形成数据闭环管理,这让我对数据分析的体系搭建有了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并为接下来的实际工作运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图1-帆软城市课堂(福州站)团队合影          图2-帆软城市课堂(福州站)课后交流   三、FineBI场景应用 “XX大区为何这个月销量这么多?”、“有哪些区域人员的销量不达标?”“截止最新逾期欠款有多少?不同等级如何分布?”...这些都是财务BP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而传统的数据处理费时费力,还无法实现实时分析,FineBi完全解决了这些痛点,它的初衷就是数据取于业务,用于业务,让数据讲出业务背后的故事。作为分析用户新手,吸引我的不只是其强大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也打开了我不同于传统的经营分析思路:二八分析、波士顿矩阵分析(四象限分析)、转化分析等13种对外用户分析以及盈亏平衡分析、需求分析方法等4种内部营运分析,这些分析方法运用到实际业务场景中,让财务人员、业务人员都能以最简单的方式观察数据,发现问题,进而帮助我们寻找解决方案。 四、FineBI成果展示 通过帆软认证BI工程师-FCBA                      2. FineBi实操初体验    3. 福州城市课堂学习演练   4.FineBi第三次优化打磨  写在最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FineBi,非常Fine!  
个人成就
内容被浏览15,382
加入社区3年51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