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软MVP专访 | 爱数据教育创始人黄学:为数字时代培养数字工匠

社区管理员

从大学老师、数据分析师、创业者再到职业规划师,伴随着数据分析师这一岗位的兴起和成熟,爱数据教育创始人黄学在多种身份间不断切换。他是数据分析黄金时代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围绕数据分析师这一职位、数据分析这一领域的种种问题,黄学进行了一场“可视化分析”。


黄学荣获帆软最具价值MVP

“我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数据分析工作的,早在2010年,web 2.0阶段,我就对数据分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研究生毕业之后来到高校当了大学老师,在大学工作一年多后加入了中国统计网。在论坛上与网友交流的时候,我发现有很多人想要入门,但那时市场上没有成体系的教育资源,我们就自己制作了很多简单的课程。一直到2015年,我开始系统性的从事数据分析的教育培训工作。”

黄学职业生涯的变换,是数据分析这一领域的生动缩影。

2010年,正是PC与移动互联网时代交接点,中关村的咖啡厅挤满了兴奋的年轻人,当下被称之为巨头的互联网厂商,有的甚至还未诞生,一切都是生机勃发的景象。与此同时,这些互联网的先驱们开始将客户、业务和交易的信息集中存储起来,从而让管理者在瞬息万变的竞争中,及时做出更加贴近市场和事实的决策,而不是仅凭直觉,但此时的数据分析仅限于对内部信息的使用。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的视野逐渐向外部打开,数据分析开始通过外部资源获取信息,比如点击流、社交媒体、互联网等。在内外部信息的整合下,企业通过有策略的算法推荐、个性化广告推送、更具针对性的产品购买建议,吸引用户。这背后,数据分析功不可没。经过多年的淬炼,当前数据分析的作用更加多元和强大。企业不仅能对未来进行指导性决策,而且还能促进开发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数据分析工具也因其人类难以企及的准确性和高效率狂飙突进。

而爱数据教育的使命也随着数据分析角色的变化而变化。“刚开始我们的教学目标以业务为主,到了2019年之后开始以交付为主。职业教育最终的目标是培养,挖掘优质的人,为企业真正创造价值。这是我一直秉承的价值观。”黄学表示。

黄学将学员“毕业”的过程定义为交付,在他看来职业培训不是一锤子买卖,机械性走完报名、上课、下课、结课这些流程就万事大吉,而是把在爱数据教育的这段经历当做学员职业生涯新的篇章,新的起点。

因“材”施教 寻找分析师手中的最佳工具箱

近几年,数字化转型在多个领域的铺开,不仅是中大型企业,很多传统公司也开始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数据分析是数字化转型绕不开的环节,每年都吸引了大批的人加入到这个行业。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找不到工作,黄学意识到,一名合格的数据分析师既要懂招式还要懂心法。

人类之所以能够在和原始丛林里其他的动物相比,能力、体力都不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能够脱颖而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工具的发明和创造。对于数据分析而言,工具的选择尤为重要,市场上有大量的数据分析工具,黄学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所有的工具都教个遍,他要为学员精心选择一件趁手的“兵器”。

“早期,市场上很多零售公司,跨境电商会要求必须使用帆软的工具。后来像宁德时代,一些大的零售电商、互联网公司也是如此,于是我们开始接触帆软,学习帆软,最后逐步以帆软的工具为主要教学课程。”

帆软与爱数据教育虽然分属不同的赛道,一个是商业分析,一个是职业教育,但双方服务的对象是同一类企业,可以说是“殊途同归”。爱数据教育与帆软的结缘,是一个时代必然的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