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软报表(FineReport)运行日志的级别分为五种,这些级别按照严重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FATAL、ERROR、WARN、INFO、DEBUG。下面分别介绍每种级别及其适用情况:
FATAL(致命错误):
描述:指出每个严重的错误事件将会导致应用程序的退出。这个级别比较高,属于重大错误,可以直接停止程序。
适用情况:当系统遇到无法恢复的错误,导致应用程序必须立即停止运行时,记录FATAL级别的日志。这类错误通常表明系统或应用的核心功能已受损,需要立即采取措施修复。
ERROR(错误):
描述:指出虽然发生错误事件,但仍然不影响系统的继续运行。打印错误和异常信息。如果不想输出太多的日志,可以使用这个级别。
适用情况:当系统遇到错误情况,但错误可以被系统捕获并处理,不会导致系统立即停止运行时,记录ERROR级别的日志。这类日志用于记录具体的错误信息和异常堆栈,便于开发人员分析和定位问题。
WARN(警告):
描述:表明会出现潜在错误的情形,有些信息不是错误信息,但是也要给程序员的一些提示。
适用情况:当系统检测到可能的问题或潜在风险时,记录WARN级别的日志。这类日志用于提醒开发人员注意可能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潜在错误的发生。
INFO(信息):
描述:在粗粒度级别上突出强调应用程序的运行过程,打印一些感兴趣的或者重要的信息。可以用于生产环境中输出程序运行的一些重要信息,但是不能滥用,避免打印过多的日志。
适用情况:当系统正常运行时,记录一些关键的运行信息,如用户登录、重要操作执行结果等。这类日志用于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系统按照预期执行。
DEBUG(调试):
描述:指出细粒度信息事件对调试应用程序是非常有帮助的,主要用于开发过程中打印一些运行信息。输出一些系统信息日志以及SQL执行的更加详细日志,一般是需要二次开发的程序员前期开发调试模板中使用。
适用情况:在开发过程中,为了详细了解系统的内部运行状态和流程,记录DEBUG级别的日志。这类日志包含大量的详细信息,有助于开发人员定位和解决问题,但在生产环境中通常不会开启,以免产生过多的日志数据。
综上所述,帆软报表运行日志的级别根据严重程度和用途进行了明确划分,开发人员和运维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日志级别,以便有效地监控系统状态、定位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