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上传宽度大于 1200px,高度大于 164px 的封面图片
    调整图片尺寸与位置
    滚轮可以放大缩小图片尺寸,按住图片拖动可调整位置,多余的会自动被裁剪掉
取消
帆软用户dMV4YrHe70(uid:3309311)
职业资格认证:FCA-FineBI
【2506】+【3309311】结业总结
(1)业务背景 / 需求痛点 作为销售公司的人力资源支持者,每月需完成一次人力经营分析报告,向上级管理层汇报团队现状与趋势。传统工作模式存在以下痛点: 报表繁多:涉及薪酬、人效、人员信息、离职分析等多个维度; 重复劳动:每月手动整理数据、制作PPT,耗时约2-3天; 缺乏洞察:仅停留在“数据罗列”,缺少同比环比趋势分析与业务归因; 呈现单一:PPT图表静态、排版混乱,难以直观传达关键信息。 为此,我尝试通过数据可视化工具构建自动化、动态化、可交互的人力经营看板,实现“一次搭建,持续更新”。 (2)数据来源 企业原始数据:来自系统的《员工花名册》(含姓名、部门、职级、司龄、年龄、籍贯、学历、入职/离职时间等字段) 脱敏处理:所有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均已脱敏或匿名化处理,确保符合数据安全规范 (3)分析思路 维度 分析重点 人(人力总量) 在职人数、离职趋势 流(人员流动) 离职率、离职结构(年龄/司龄/区域)、离职原因分布 构(人员结构) 学历、职级、司龄、年龄、籍贯分布,识别结构性风险 (4)数据处理过程 使用工具:FineBI /(根据实际填写) 创建“司龄”区间字段:20-25岁、25-30岁等 构建“职级区间”分组:11-14级、15-17级、18级以上 定义“离职类型”标签:主动离职 / 被动离职 /等 (5)可视化报告设计 ① 数据含义表达与组件设计 可视化组件 业务含义 设计说明 柱状图(在职人数) 展示人力规模变化趋势 展示数据发展趋势,各区间呈现人数变化 地图热力图(籍贯分布) 展现人才来源地集中度 标注重点区域 (6)分析结论与业务价值 通过分析得出的关键结论: 发现结构性问题:离职人群集中在25-35岁、司龄1年内、11-12级员工,多为新晋骨干,存在“入职即流失”风险。广东分公司7月流失3人,占当月总离职人数的23%,需重点关注区域管理差异 识别人才趋势:员工学历以大专、本科为主(合计占比56.2%),整体素质提升,新增校招生使人员结构趋于年轻化,组织活力增强 验证管理策略:11-14级员工中,1-3年司龄占比达29.4%,说明中期留任机制有效 高职级(15-17级)以5年以上老员工为主,体现晋升通道稳定性 对业务的影响与价值: 价值维度 具体成果 发现问题 识别出“新员工融入难”“区域流失不均”等问题,建议加强导师制与区域管理赋能 提升效率 报表制作时间从3天缩短至0.5天,释放HR 80%重复人力 推动变革 推动HR团队从“数据搬运工”向“业务洞察者”角色转变 三、学习总结 (1)学习经历 坚持与突破:连续学习,终于掌握数据建模与动态看板搭建,成就感满满 结识同路人:在学习群中结识多位来自不同行业的伙伴,交流实战经验,受益匪浅 感谢:感谢班主任每日提醒、助教老师耐心答疑、讲师深入浅出的案例教学 有趣的事:第一次做出可交互看板时,激动地分享给同事,被笑称“HR里最像数据分析师的” 课程建议: 希望增加更多HR专属场景案例(如招聘漏斗、离职预测) 吐槽点:部分视频会出现播放一个视频的时候,另一个卡主的视频也会放出声音 (2)个人成长 成长维度 具体收获 掌握技能 熟练使用BI工具进行数据清洗、建模、可视化;掌握同比环比、趋势分析等方法 初衷实现度 初衷实现约 85%:已能独立完成自动化报表,但战略洞察仍在提升中 是否达成目标 基本达成:提升了工作效率,增强了在组织中的专业话语权 FCP考试信心  有信心通过!目前已完成80%知识点复习,计划9月报考 心得体会 在这个AI时代,HR不能只懂“人”,更要懂“数”。数据不会说谎,但它需要一个会“倾听”的人。这次学习,让我成为了那个倾听者。  
个人成就
内容被浏览820
加入社区76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