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学习打卡营,我收获了什么?

楼主
我是社区第1779882位番薯,欢迎点我头像关注我哦~

有幸参加了FineBI6.0打卡营,并以优秀学员的成绩结营,且获得总成绩第一名,除了内心的喜悦及成就感,更多的是从本次打卡营获得了满满的收获,能够更好的辅助我今后工作的开展,在此,和大家进行一个简单的分享,希望大家都能够在自我提升的路上取得长足的进步。

一、学习初衷

我是一名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人员,23年正式接触到BI平台,之前由于工作需要以及公司引入BI自助分析平台,并大力进行宣传推广、培训应用,在参加打卡营之前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之前基本上都是基于工作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做的仪表板仅仅局限在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未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参加这次打卡营,一方面是公司鼓励大家自我提升,另一方面,也是想着借此机会能够对BI相关的理论进行一个更全面系统的学习,以便辅助今后日常工作更好的开展。基于此,在获得消息的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了打卡营。

二、学习经历

与日常工作繁忙的大多数人员一样,虽然报名的时候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在正式学习的时候,还是受限于学习时间不足,在打卡的前几天,还是拉下了进度,好在最终还是利用晚上、周末的时间,完成了整体打卡营的学习的内容,最大的心得体会是,凡是都还是要坚持,不能给自己找借口,打卡营一期的时间设置基本上在一周左右,逼自己一把,坚定学习的信念及安排好学习的时间,是很关键的。

对整体课程的设置上,个人感觉是很有系统性及条理性的,从创建分析主题、到组件交互,以及后面的可视化专题、数据编辑专题、函数专题,由浅入深,不管是第一次接触BI的小白,还是有一定使用基础的用户,都是相对比较友好的。每个章节除了视频详细的讲解,还可对应视频自己进行实操,以进一步强化工具使用的熟练性。再次想特别提醒各位学友们,一定要重视实操,有时候看视频教程觉得自己掌握了,实际应用操作的时候,会出现做不出想要效果的时候,切记眼高手低,工具的应用和刷题是一个道理,理论掌握了,必须去用实践进行检验。

其次,我想说的是,每章节学习后的考试内容也是很有必要的,能很好的帮助我们检验学习的成效,另外,每天的习题上,都有一部分拓展练习,建议大家也积极尝试,对拓展做仪表板的思路是很有帮助的。

最后,实战场景场景训练是对前几天内容的一个融合贯通,一定要结合视频上手操作,同时重视培养自己数据分析的能力,讲好故事,呈现有用的结论,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

三、学习成果

1、个人自身能力的提升

跟完打卡营所有学习内容,同时随着打卡营实操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问题解决主要路径:一是先搜索帮助文档,二是咨询群里老师进行答疑),一方面,让我对BI整体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系统性的掌握,同时呢,通过实战场景训练及为了完成结营考试,也有针对性的学习了其他行业的一些优秀案例,很好的提升了我数据分析的思维能力。

2、场景案例分享

拿到结营考试的数据后,我首先是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看看通过现有的数据,自己能想到哪些维度的分析,然后就去研究了参考案例,针对自己初步设想中的维度,借鉴优秀案例数据拆解的过程,对自己的之前的分析进行补充完善,最后确定整体制作思路,并通过仪表板实现了数据的可视化呈现。

围绕零售行业基本的【人】、【货】、【场】维度,通过思维导图先确定了整体的分析制作思路,接下来就是通过BI工具进行整体的数据分析及仪表板制作。

思维导图如下:

此思维导图也是随着数据制作的过程,不断进行完善后的结果,最初的设想基本是没有深入挖掘部分的,后续随着数据结果的呈现,就有了深挖背后原因的需求,通过深挖原因,给出相关的今后销售策略参考意见,我觉得这个是相对比较有价值的部分,透过数据找深层次的原因,是作为数据分析人员必须要培养的能力。

基于思维导图整体框架,逐步通过仪表板来实现相关功能,最终呈现结果如下:

针对历史销售数据,对销售额、销售量、利润额等进行基本的分析,给出基础结论。

然后,去深挖一下背后的原因,通过绘制利润率与销量的矩阵图,给出产品之后的销售策略建议,主要是基于定价太高会影响销量进行的思考,可考虑调整到一个更加合适的平衡点,去确保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对产品本身进行完分析后,然后对客户进行分析,基于已有的数据,聚焦在客户性别、购物渠道、购买时间、购买力、客户年龄分层几个维度,分析不同客户的消费习惯,给出具体结论,具体如下:

然后是场维度的分析,商品售卖的城市、渠道维度进行分析,给出基本结论。

通过数据呈现,可以看出不同的城市之间,销售额差异还是巨大的,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挖掘原因,接下来对门店数量进行了分析,并对客单价、门店数量、销售额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对应的渠道方面相关的建议,具体如下:

同时,对单个门店的情况进行分析,可指导之后针对具体门店的管理策略的调整。此处做了下钻设置,可以进一步查看各门店的产品销售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销售额差的原因,以改进提升。

最后,从人货场匹配维护,进行了分析,对上面单项分析的结论再次进行了验证。

整体分析初步告一段落。

花絮:个人比较喜欢具有科技感的仪表板呈现,所以最后做了相应调整,但是,感觉浅色背景下,数据的可读性更强一些,根据企业自身的习惯,可进行设定。

四.对FineBI6.0产品的使用感受和建议

整体来看,使用体验还是比较不错的,函数相对完善,可视化数据呈现的形式多样化,应该能满足大部分人员的需求。同时,相对于我公司引入的BI产品,打卡营线上版本功能更加完善一些,但是有一些基础功能感觉还可以再调整优化,比如,仪表板中的表格,不支持批量调整列宽,目前只能设置行高,操作起来不便捷等,还是有一定的进步空间的,希望能不断去搜集用户使用的意见及建议,做出相关改善。

最后,预祝帆软产品越来越好,也预祝学习BI的各位小伙伴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大展宏图,做出成绩。

 

分享扩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