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团队成长之路:从报表体系到价值创造

楼主
我是社区第525317位番薯,欢迎点我头像关注我哦~
写在前面:
3月,在樱花浪漫的季节,应帆软之邀参加智库年会,浅浅分享了些数据团队成长之路:从报表体系到价值创造》方面的拙见,引发了不少共鸣。也分享给大家~
今天我们聊的课题是数据团队成长,数据团队归属在企业,那么这个问题就有一个天然的框架,就是:在企业里面,数据团队怎么成长?
我们先忘掉“数据团队”这个主语,思考一下自己的职业,怎么样才算有发展,有成长?这个问法似乎没那么直观,我换个问法,就是,如果一个人在职场有成长、有发展,通常的结果是什么?
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答案可能有所不同,但主流答案大概率会是:升职、加薪。
好,我们现在再把主语“数据团队”加回来,即,数据团队在企业里有成长、有发展,通常的结果是什么?
我心目中的答案是:成为企业的核心团队,且团队能够适配企业阶段,有节奏的壮大
那么,问题又来了?怎么能达成这个结果?
这个问题就变成了,目标有了,实现路径是什么?
说实话,我努力了多年,关于这个问题,目前仍在不断思考、追寻和迭代。只不过,这一路的追寻,迭代,还算有些许进步,由此产生了一些我个人觉得还算不错的新体验和经验,分享给大家。
分享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1、我所经历的数据团队发展的几个阶段
2、不同的阶段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我对于这些挑战的思考
3、为什么走向价值创造的探索
4、实现路径分享和反思

 

 

数据团队发展的几个阶段:
1、萌芽阶段,特征就是boss身体力行+兼职的数据分析人员
企业规模较小,没有招专业数据分析师的必要,但是这个时候仍然需要做数据分析。常见的模式基本上是老板自己在做分析+一个辅助人员,也可以说是兼职数据分析师。通过数据分析,老板对公司的业务发展能有很清晰的认识,非常有利于去快速做一些重要的决策。比如我最近辅导的一个设计师品牌店,她们是没有分析师的,但是老板自己觉得不做分析不行,就会带领团队先在Excel搞点小规模的数据分析,慢慢发现Excel没办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了,买了帆软的另一款产品开始搭看板,依然是老板亲自带,选一位合适的员工兼职做这个事情。
2、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通常会出现专业的数据分析人员,这个阶段的特征就是:excel报表满天飞
我个人是从这个阶段进入数据分析领域的。那时候,公司还没有专门的数据分析团队,连数据仓库都没有,更别提大数据平台、数据中台了,我也是光杆司令一个,归属在市场部,专门负责报表取数,只有一个订单系统,导出EXCEL,做成各种各样的Excel报表为业务部门提供支撑。
做了一年多,报表越来越多,做不过来了,终于我有了小助手,成了两人团队的数据主管。那时候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市场部的老大和财务部门,市场部主要基于我们提供的数据做营销推广和跟踪分析,还有就是帮助财务部做预算相关的报表和追踪,每个月要更新的报表大概20个左右。
3、数据团队发展到中级阶段,小型数据分析团队出现了,主要做数据验证、报表体系及可视化
我个人第三个阶段的转变来自换了一家公司。终于,我到了一个有数仓、有BI,看起来像是正规军的数据团队,而且这个数据团队还有不同的分工
企业里面不同的组织分工,对数据团队的定义可能有所不同,以我们公司的两个团队为例,数据开发团队归属在技术部,负责系统底层的数据架构搭建、数据清洗、数据库运维等工作,而我们数据分析团队归在业务线,主要应对业务端、管理层需求的数据报表、临时取数、或专案分析需求等数据支撑,维持公司的正常运作。
4、业务人员的自助分析,数据团队走向价值创造
报表体系建设到一定阶段,我突然意识到仅靠我们这小团队没办法兼顾整个集团的数据需求,而且,大家都陷入无穷无尽的取数、开发报表循环里,也感觉不到自己的成长。我开始意识到,我们要跳出现在的惯性,数据团队不仅仅是做数据报表,更重要的是将数据分析转化为实际的商业价值。
之后,就开始了数据团队价值创造的探索
 
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一步步走来,每个阶段都会面临一些挑战,比如:

 

第一阶段,最大的痛点:业绩体量太小,养不起专职的数据分析师。
第二阶段,终于,养得起专门的数据分析师了,最大挑战成了报表及时性和准确性,Excel手工做表,各种函数&VBA用的贼溜,依然力不从心。
第三阶段:
数据验证和报表体系是我浸润其中,最有感触的一个阶段:
  1. 每天都在处理临时需求,跑sql语句,验证业务方的想法;
  2. 每月都在写月报、周报,长篇大论的一封邮件,发出去之后基本是石沉大海;
  3. 时不时的要开发报表,三天两头改展示字段
这个阶段,我经历了3年左右,从一开始的完成一个复杂需求和报表很开心,觉得很有成长,慢慢的到:觉得只做报表取数很low,但报表取数又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又爱又恨。
所以我一直就在思考,做什么能够超越报表取数,做出来不一样的东西。
然后我们找到了三种玩法:数据可视化、精确营销、专案分析。

 

  • 数据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的本质其实是视觉体验,我们当时整天琢磨着怎么样做一个炫酷的仪表板,向业务展现数据,联动、下钻齐上阵,最终,这个尝试以失败告终。最大的原因是大家看习惯了Excel式的报表,对我们的各种图形不仅不感冒,还反馈做的太花里胡哨。导致的结果就是,BI的仪表板上80%以上都是表格组件。
另外,公司的高层们看习惯了Excel表,BI报表向上推广的道路走的异常艰难。
  • 精准营销
我们考虑怎样通过数据计算,精准锁定客户,然后通过标签,让门店更精准触达用户。比如,我们重点推广某个品牌,会通过历史交易,以及产品的常规用量,去计算顾客大概什么时间吃完,该复购了。系统给这波人打上标签,让门店去精准转化。
这个动作,就是在给精准营销加入数据计算的能力。数据团队在这一方面,溶于了公司的业务流程,成了营销环节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个玩法,还算比较成功的。
  • 专案分析
专题分析的起因其实来自于高层,报表体系逐步走向成熟,我们习惯的数据呈现开始遭遇挑战:你们要主动创新,不能只呈现数据报表,还要分析数据,否则这一堆报表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来自高层的警告
彼时,被挑战的应对方案就是:努力的找常规报表中的异常数字,看有没有可能发展成为专题报告,至少要体现出数据团队的主动性。
这个方案的结果最终演变成了:团队的编制没有理由增加,常规的数据验证、报表体系还要继续搭建,大家只能挤出来点时间和精力做专案分析,苦不堪言。而且,单靠数据团队的主动性,基本上决定了专案分析的结果不会太理想。
 
到这个阶段,我已经在公司待了将近三年。三年,似乎是一个坎,这个坎来自于原本不会的已经做到得心应手,从不会到会的满足感已经没有了,剩下的只剩对于重复的厌烦,于是,我开始思索自己的数据职业生涯,开始意识到,团队的天花板并不是团队的某个人,而是管理者自己。
然后我就开始时不时的问自己:
我自己的数据分析职业生涯的终局在哪里?
数据分析团队的发展、成长的终局在哪里?

 

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问题的答案:
升职、加薪
成为企业的核心团队,且团队能够适配企业阶段,有节奏的壮大
 
那么,怎么实现呢?
走向价值创造的探索
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看:

不同的成长阶段,对应了不同的价值影响:

当你是一个普通分析师的时候,和你对话的通常是终端业务
当你是一个高级分析师的时候,和你对话的通常是企业中层的管理者
当你到分析专家的时候,和你对话的基本就是高层了
和你对话的人的level,通常决定了你的价值影响。
所以呢?
搞清楚:我在为谁?贡献什么核心价值?团队在为谁?贡献什么核心价值?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我把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带入这个问题,发现:一直以来,我都在和业务方打交道,我把这些不同类型的业务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当成了我的核心用户,帮他们出报表、做问题验证,每天忙忙碌碌,加班加点做的都是一些琐碎事务。他们每个人关心的就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看的数据和报表也是他们自己所负责的范围。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虽然粗俗,但很有道理。

我想实现个人认知水平的提升以及团队成长为公司的核心团队,关注业务终端用户的需求明显不太可能,甚至定位到中层管理人员都不一定能实现,所以至少要把我们服务的用户定位在高层,甚至是老板,更甚者,是“公司”,才有可能实现。

 

那要思考的事情就变成了:
高层、老板关心什么问题?
我们能不能搞定这些问题?如果能搞定这个问题,团队可以获得的价值回报是什么?
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是什么?
战略目标是什么?
服务于战略的落地策略是什么?
我们能不能先在落地策略上找到分析的机会点?又能不能通过不断地分析影响策略?

 

至此,我把数据团队的价值创造问题聚焦在了:将数据分析转化为实际的商业价值
通过数据分析和洞察,为企业提供决策增量、优化业务流程等,进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商业价值最大化。
 
实现路径分享与反思
说到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有的同学可能就要问了,数据分析团队为什么要去了解企业使命愿景、价值观,这种听起来这么虚无缥缈的东西呢?
关注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以及战略目标对数据分析团队实现价值创造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齐工作方向: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以及战略目标是组织的核心理念和长期发展方向。通过了解并与之保持一致,数据分析团队可以确保他们的工作与企业的整体战略方向保持一致,从而避免偏离重点,集中精力和资源在最有价值的项目上。
  2. 优先级排序:了解企业战略目标可以帮助数据分析团队确定优先级,并将工作重点放在对实现这些目标最有帮助的项目上。这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团队的努力真正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3. 量化价值:经营规划通常是定量的,如收入增长、市场份额扩大、客户满意度提高等。通过了解这些目标,数据分析团队可以将其工作转化为可量化的结果。
  4. 提升团队影响力:通过将自己的工作与企业战略目标紧密联系起来,数据分析团队可以增强其在组织中的影响力和地位。他们能够更好地向企业领导和其他部门展示他们的价值,并成为推动业务发展和决策制定的重要参与者。
其次,理解企业使命,拆解年度经营规划,思考【分析价值】实现路径
由战略规划和经营规划
我们就知道了重点和优先级是什么,由此,我们把精力放到了三个重点项目上,
① 公司旗下品牌的专案分析,目标是通过数据分析贡献决策增量
② 优化自动配货算法,这是在优化经营效率
③ 建快递费用测算模型,优化快递费用,降本增效
 
为此,优化数据团队分工

 

① 开放BI的设计权限,推动业务相关人员实现自助分析。
② 数据团队这仅有的一小撮人也分成两个小组:一组继续负责临时的问题验证和复杂报表的搭建,兼顾业务人员的BI培训;另一组负责专案的研究分析。
正式进入对“研究分析”的资源投入,也意味着,我们迈入了数据团队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

 

研究分析这三个专案的成功,我们摸索出了一条数据文化在经营规划落地策略上的推进形式
通过逐步演进来实现:
  1. 聚焦重点业务场景,快速产出结果,打造标杆
  2. 利用标杆效应,扩散至其它主要业务场景,且不断迭代
  3. 倒逼落后业务场景,促使其加速赶上
随着越来越多专案项目的落地,部门壮大的问题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距离开始所说的:
我心目中的:成为企业的核心团队,且团队能够适配企业阶段,有节奏的壮大
其实还有一定的距离,但这个距离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

 

 
数据团队的价值创造之路,任重而道远~

以上为演讲稿全文

 

分享扩散:
参与人数 +1 F币 +200 理由
苏瑞 + 200 【2024原创内容激励奖励】给你32个赞!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24-5-26 16:26:08
原创投稿:数据团队成长之路:从报表体系到价值创造(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8&lang=zh_CN#rd
板凳
发表于 2024-5-27 09:57:26
地板
发表于 2024-6-3 14:15:45
您好,感谢您对本次原创内容激励计划的支持。您此篇文章聚焦于企业内数据团队成长之路进行分享,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总结出数据团队的发展历程,并针对不同阶段提出相应的挑战及思考。同时对数据团队的价值创造、实现路径内容进行分享与反思。内容具有深度,是能够对企业团队发展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对团队工作方向、工作分工等内容也都提出一定见解。再次感谢您的投稿!
5楼
发表于 2024-6-4 11:12:10
好牛,一个团队想要真正成为企业核心团队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路要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