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数据生产力大赛】赋能医疗新生态:医院抗菌药物数字化管理的数字驱动与数据洞察

楼主
我是社区第2569794位番薯,欢迎点我头像关注我哦~

企业简介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是以“为病人服务为中心,以保障药品供应为基础,以药学创新转化为核心”,集药学服务、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药学技术服务部门。药学部是我省唯一获批的全国16家临床药学重点专科之一,为卫生部合理用药网络INRUD中国中心组“个体化药物治疗组”组长单位、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全国临床合理用药示范基地;强调优质的药学服务理念,多次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单位;作为苏州大学药物研究与转化交叉研究所所长单位,积极推动药学科研的转化应用,荣获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药物临床评价示范平台单位。

药学部下设药品调剂科、制剂科、药品采供科、临床药学科,其中临床药学科分设临床药理室、临床药师组、临床药学教研室等部门。临床药理室是苏州市药物临床研究和个体化治疗重点实验室、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并于2011年通过了ISO/IEC17025实验室认证。

1 业务需求/挑战(面临的挑战/痛点/问题,或由此带来的数据/BI应用需求)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抗菌药物监测数据的管理与应用变得尤为重要。这涉及到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报告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涉及到药品管理、临床决策、患者安全以及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

当前,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与管理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不少临床医生在面对感染治疗时,往往基于个人经验或临床需求进行药物选择,而非基于精准化的用药指南,抗菌药物在实际使用中往往会出现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如非必要的长时间使用或单纯基于临床表现而非实验室报告来误用或滥用,这些情况都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加剧。加之,目前抗菌药物的监测数据繁多,却缺乏一个具体的措施来对这些数据进行合理的整合及可视化,临床科室不能及时获取抗菌药物相关数据及分析结果,管理层也无法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导致管理滞后,进一步强化了抗菌药物监测指标的不稳定性。因此,BI的应用对于系统化的用药监测和干预能够有效影响抗菌药物的使用,降低了使用强度以及药物滥用的风险,减少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抗菌药物耐药问题,对于控制和指导合理用药意义重大。

重要性:

本次项目的创新与落地,对药品字典的梳理和抗菌药物使用数据的清洗,能有效跟踪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全过程,减少不合理用药行为;各管理部门、各科室、病区、治疗组可通过BI看板,能及时的了解抗菌药物实时使用情况及整体用药情况,以把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与管理方向,进而对抗菌药物进行更精准的管控。

2 解决方案(业务/管理挑战下,解决业务/管理需求、建设业务/管理分析或数据应用平台的思路、方法、架构、过程等)

对抗菌药物的数字化管理的数据分析分为以下三个层级:

  1. 建设数字化分析平台

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通过从宏观到微观的抗菌药物使用全面监控,对抗菌药物监测数据进行合理的整合及可视化展示,按照医院、各个科室、各个病区、各个治疗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对全部抗菌药物、单个抗菌药物、不同疾病需要的抗菌药物、病人使用的抗菌药物落实分析路线,对抗菌药物开展精细化管控,有效控制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可视化展示包括抗菌药物的使用总量分析(医院、各个科室、各个病区、各个治疗组等抗菌药物的使用总量、单个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不同年度/季度/月的抗菌药物使用量的统计信息等)、抗菌药物的费用分析(医院、各个科室、各个病区、各个治疗组等抗菌药物的总费用、单个抗菌药物的总费用、不同疾病的需要抗菌药物的总费用、病人的抗菌药物平均费用、抗菌药物费用占病人医疗花费的百分比等)、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分析(医院、各个科室、各个病区、各个治疗组等抗菌药物在住院病人中的使用率、不同疾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单个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等)、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分析(医院、科室、病区、治疗组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单个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不同病种的病人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细菌耐药监测数据等内容。

  1. 统一数据仓库的搭建

搭建统一的数据仓库,实现对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记录、医师开具的抗菌药物处方、使用剂量和疗程、医院内不同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数据进行集中的管控与处理,保证数据的质量与安全。

数据源抽取阶段:需要根据具体业务抽取局部数据,在保证获取各分析维度完整性和时效性的前提下制定数据抽取策略及频次方案,保证底层数据的及时更新。

  1. 结合各部门实际需求建立合适的分析仪表盘

对临床医生管理端设置科室各时间段的实时强度、使用强度,各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与使用金额等;对药师管理端设置各类型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临床医生使用抗菌药物的监管情况等;对决策端设置全院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重点科室及异常值的预警系统等。

3 典型应用场景

3.1 场景一:抗菌药物管理与监控系统

1.发现问题:

在医疗实践中,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至关重要,但临床医生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面临用药强度超出合理范围、缺乏实时数据支持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不规范的用药行为,增加耐药性风险,影响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

2. 解决方案:

为了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透明度和合理性,我们开发了一个综合的抗菌药物管理与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以下核心功能:

(1)抗菌药物强度分析驾驶舱:从院区、科室、病区、医生治疗组及具体药品等多维度进行深入分析,识别超剂量、超疗程、不合理联合用药等问题。

(2)实时监控与预测模型:利用AI技术,结合时间、科室和医生的具体情况,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趋势预测,及时发出异常使用提醒。

(3)药品库存与使用管理:实时更新库存数据,记录药品的使用情况,确保药品供应的连续性和合理使用。

(4)医生和药师教育平台:提供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和最佳实践,提高医疗专业人员对合理用药的认识。

(5)患者教育与反馈机制:向患者提供抗菌药物使用信息,收集患者反馈,优化用药指导。

3.场景价值与量化数据

系统上线前后的案例和量化价值数据如下:

  1. 用药不规范率下降:系统上线前,医院的用药不规范率约为15%。通过实施抗菌药物管理与监控系统,该比率下降至5%,显著提高了用药规范性。
  2. 耐药性发展减缓:通过细致的监控和管理,耐药性问题的发生频率降低了30%,有效延缓了耐药性的发展速度。
  3. 库存周转率提升:药品库存周转率提升了25%,减少了库存积压和过期药品的浪费。
  4. 医生治疗组反馈及时性:系统实现了对医生治疗组的实时反馈,医生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自我调整能力提高了40%。
  5. 患者满意度提升:通过患者教育和反馈机制,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提升了20%。

案例分析

  • 案例一:在使用系统前,由于缺乏监控,部分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出了合理范围。系统上线后,通过抗菌药物强度分析驾驶舱的深入分析,及时发现并纠正了不恰当的用药行为,相关科室的用药强度回归到了合理水平。
  • 案例二:一位临床医生在使用系统前,由于缺乏实时数据支持,未能及时发现自己的用药行为存在超剂量问题。系统上线后,通过实时监控和预测模型的提醒,医生及时调整了用药策略,避免了潜在的医疗风险。

通过这个抗菌药物管理与监控系统,医院能够更有效地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确保其在治疗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对提升医疗质量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2 场景二: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申报系统

1. 发现问题

抗菌药物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它们也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器官损害等。目前,许多医疗机构在监测和报告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存在不足,包括报告流程繁琐、数据收集不全面、分析和反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漏报、延误处理,甚至影响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

2. 解决方式

为了提高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管理效率,我们利用简道云平台开发了一个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申报系统。该系统具备以下功能:

(1).简易申报流程:提供一个用户友好的界面,使医疗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报告不良反应事件。

(2)数据收集与整合:系统自动收集和整合不良反应报告的数据,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用药历史、不良反应类型和严重程度等。

(3)实时分析与反馈: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及时发现不良反应的模式和趋势,并提供反馈给医疗人员。

(4)风险评估与管理:基于分析结果,评估药物使用风险,指导临床决策,优化药物使用策略。

(5)教育培训与知识库:提供抗菌药物使用和不良反应管理的教育培训材料,构建知识库,支持医疗人员的专业发展。

3. 场景价值

实施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申报系统后,预期实现以下价值:

(1)提高报告效率:通过简化的申报流程,医疗人员能够更快地报告不良反应,减少了报告的时间成本。

(2)增强数据完整性:系统自动收集和整合数据,提高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后续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3)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实时分析和反馈机制使得医疗人员能够及时了解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快速采取应对措施。

(4)降低医疗风险:通过风险评估和管理,减少了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提高了患者安全。

(5)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系统的应用提升了医疗服务的专业性和响应速度,增强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信任。

4.量化数据

报告效率提升:系统上线后,不良反应的报告时间从平均2天缩短到2小时内,提升了报告效率。

数据完整性提高:通过系统整合,数据完整性从60%提升至95%,确保了分析的准确性。

问题处理速度加快:系统实施后,医疗人员对不良反应的平均响应时间从48小时减少到24小时内,加快了问题的处理速度。

医疗风险降低:系统上线后,由于不良反应导致的医疗事故率下降了30%,显著降低了医疗风险。

患者满意度提升: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从系统上线前的75%提升至90%,反映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通过这个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申报系统,医疗机构能够更有效地监测和管理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同时为医疗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改进机会。

3.3 场景三:利用简道云搭建药品管理应用

1.发现问题

抗菌药物是医疗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在治疗细菌感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出现了诸如药物滥用、耐药性问题等挑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需要一个有效的药品管理系统来监控和管理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确保合理使用并减少耐药性的发展。

2.解决方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利用简道云平台设计了一个抗菌药物药品管理应用。该应用包括以下几个关键功能:

  1. 药品库存管理:通过实时更新库存数据,确保药品供应的连续性和及时补充。
  2. 药品使用监控:记录药品的使用情况,包括使用量、使用频率和使用对象,以监控可能的滥用情况。
  3. 耐药性分析:收集和分析耐药性数据,识别耐药性趋势和风险因素。
  4. 医生和药师教育:提供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和最佳实践,提高医疗专业人员对合理用药的认识。
  5. 药品价格监控:通过监控不同药品的价格(如图片中的“85元/安”),帮助管理者了解市场动态,合理制定采购计划。
  6. 药品规格管理:管理不同规格的药品(如“200mg*10”),确保药品的多样性和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
  7. 药品有效期跟踪:记录药品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避免过期药品的使用。

3.场景价值

通过实施抗菌药物药品管理应用,我们预期实现以下价值:

  1. 提高药品管理效率:通过自动化的库存和使用监控,减少人工管理的时间和精力。
  2. 减少药物滥用:通过使用监控和教育,降低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
  3. 控制耐药性发展**:通过耐药性分析,及时发现和应对耐药性问题,延缓耐药性的发展。
  4. 优化药品采购:基于药品价格和使用数据,制定更合理的采购计划,降低成本。
  5. 提升患者和医疗专业人员的意识:通过教育提高对合理用药的认识,改善患者治疗结果。

具体量化效果:

- 药品库存周转率提升20%,减少了库存积压和过期药品的浪费。

- 通过合理用药教育,患者对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率提升了30%。

- 耐药性问题的发生频率降低了15%,减缓了耐药性的发展速度。

通过这个抗菌药物药品管理应用,我们不仅提高了药品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还有助于提升整个医疗系统的质量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4 总结与展望

宏观层面的总结: 本项目的实施,通过引入BI(商业智能)技术,对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数据进行了系统的整合与可视化,有效解决了抗菌药物管理中的诸多挑战。项目成果显著,不仅提高了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处方行为,还促进了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从宏观层面来看,本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医院带来了以下变化和价值:

  1. 提高了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通过BI项目的梳理,临床医生现在能够基于精准化的用药指南而非仅凭个人经验进行药物选择,显著提升了用药的合理性。
  2. 增强了抗菌药物管理的系统性:医院内部抗菌药物管理与监测的不足得到了有效改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不稳定性得到了控制。
  3. 降低了抗菌药物滥用的风险:通过BI的干预,减少了非必要的长时间使用、联合使用和基于临床表现的误用,有效降低了抗菌药物耐药问题的发生。
  4. 提升了医院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管理层能够通过BI看板及时了解全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抗菌药物的管理方向有了更明确的把控。

微观层面的经验技巧与感悟: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 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BI项目成功的基础,我们通过严格的数据审核和校验流程来保障这一点。
  2. 跨部门协作:项目的成功实施需要临床医生、药师和管理层之间的紧密合作,我们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协作平台。
  3. 用户培训与教育:对临床医生和药师进行BI工具的使用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分析结果,提高决策质量。
  4. 持续优化:BI工具的使用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我们根据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

展望未来: 展望未来,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展BI项目的应用范围,将更多的医疗数据纳入分析,如患者安全、成本控制等,以实现更全面的医院管理。同时,我们也将探索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新方向,如人工智能在医疗决策中的应用,以及物联网技术在患者监护和药品管理中的创新使用。此外,我们将继续关注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发展,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来应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等全球性挑战,推动医院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分享扩散:

来自 20#
发表于 2024-9-4 14:25:45
1. 2024生产力案例打卡活动介绍帖:https://bbs.fanruan.com/thread-149664-1-1.html
2. 2024生产力案例打卡导航帖:https://bbs.fanruan.com/thread-149661-1-1.html

欢迎大家来到打卡第37天案例帖下方打卡,打卡格式为:精读生产力大赛案例,打卡第37天,[20字以上心得内容]。
沙发
发表于 2024-8-21 18:59:15

精读生产力大赛案例,打卡第37天,医院药学部

        药学创新转化为核心

        需求:1.需要准确的数据。2.全面看药物数据。3.不同人员看药物数据。

        解决:1.建立统一数据平台。2.数据应用搭建。

        场景:1.药物实时看板。2.不良药申报。3.药物日常管理登记。

        特点:1.简道云的应用填报,移动端可以实现药物登记的便捷型.2.药物申报使用流程提高了效率。3.按时间的历史查询具有历史数据可回溯。4.药物实时使用情况可以进行预测。5.用药物看板提升了所有人员的全面看药的便捷性,提升了认知。6.药物图片的上传看药非常直观。

        总结:苏州大学附属药学部使用了BI工具数据驾驶舱,有多种数据报表看板,对日常事务药物管理使用了流程管理,提升了自己的工作效率,同时大家对药物提升了认识,在工作中应用的非常好,给同事带来了便利,给领导提供了决策支持,都同时提升了自己。

参与人数 +1 F币 +1 理由
Nancy.Gu + 1 打卡第37天

查看全部评分

板凳
发表于 2024-8-26 08:47:12

精读生产力大赛案例,打卡第37天,
提升用药合理性:BI技术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基于大数据的精准用药指导,减少了经验用药,促进了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增强管理系统性:通过系统化监测与管理,有效控制了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波动,提升了管理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降低滥用风险:有效遏制了非必要的长时间、联合用药及误用情况,对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起到了积极的预防作用。
提升管理透明度与效率:管理层能够实时掌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制定和调整管理策略提供了有力支持,提高了管理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
参与人数 +1 F币 +1 理由
Nancy.Gu + 1 打卡第37天

查看全部评分

地板
发表于 2024-8-26 11:54:02
精读生产力大赛案例,打卡第37天:BI让人凭经验,变成凭数据,解决问题更科学,简道云仅提高了药品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还有助于提升整个医疗系统的质量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与人数 +1 F币 +1 理由
Nancy.Gu + 1 打卡第37天

查看全部评分

5楼
发表于 2024-8-26 21:04:38
精读生产力大赛案例,打卡第37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通过搭建统一的数据仓库,从而建设数字化分析平台。在抗菌药物管理与监控系统,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申报系统,药品管理应用系统有着深刻的应用。通过技术创新来应对数据挑战,推动医院更好的发展。
参与人数 +1 F币 +1 理由
Nancy.Gu + 1 打卡第37天

查看全部评分

6楼
发表于 2024-8-27 08:00:00
精读生产力大赛案例,打卡第37天
建立数字化分析平台,全面监控药物数据;可视化展示,加强管理,方便各种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提高用药规范性,提升库存周转率,提高用药安全性,提升患者满意度,推动医院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参与人数 +1 F币 +1 理由
Nancy.Gu + 1 打卡第37天

查看全部评分

7楼
发表于 2024-8-27 16:35:22
精读生产力大赛案例,打卡第36天:引入BI,让数据整合并且实时可视化,减少浪费,提升用药的规范与标准。
参与人数 +1 F币 +1 理由
Nancy.Gu + 1 打卡第37天

查看全部评分

8楼
发表于 2024-8-28 08:07:21
精读生产力大赛案例,打卡第37天,
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训练了一个能够准确预测患者疾病进展趋势的模型。同时,还开发了一个用户友好的界面,方便医生和患者查看分析结果。
参与人数 +1 F币 +1 理由
Nancy.Gu + 1 打卡第37天

查看全部评分

9楼
发表于 2024-8-28 09:31:38
精读生产力大赛案例,打卡第 37 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通过引入BI技术,有效整合和可视化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数据,解决了管理挑战,提高了用药合理性,增强了管理系统性,降低了滥用风险,提升了管理透明度和效率。项目实施中,重视数据准确性、跨部门协作、用户培训和持续优化。未来计划扩展BI应用,探索信息化新方向,如AI和物联网技术,关注全球公共卫生,推动医院高效智能发展。
参与人数 +1 F币 +1 理由
Nancy.Gu + 1 打卡第37天

查看全部评分

10楼
发表于 2024-8-29 09:35:38
精读生产力大赛案例,打卡第37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之前面临着监测数据繁多,抗菌药物监测指标不稳定等问题,选择建设数字化分析平台,搭建统一数据仓库,以及建立合适的分析仪表盘。实现用药不规范率下降,耐药性发展减缓,库存周转率提升,医生治疗组反馈及时性,患者满意度提升。数据可视化为生产赋能!!!
参与人数 +1 F币 +1 理由
Nancy.Gu + 1 打卡第37天

查看全部评分

11楼
发表于 2024-8-30 09:30:55
精读生产力大赛案例,打卡第37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通过数字化抗菌药物管理,建立了统一数据仓库和分析平台,有效监控和优化抗菌药物使用,降低了不规范用药率和耐药性发展,提升了库存周转率和患者满意度,推动了医院管理的规范化和智能化。
参与人数 +1 F币 +1 理由
Nancy.Gu + 1 打卡第37天

查看全部评分

12楼
发表于 2024-8-30 09:39:56
精读生产力大赛案例,打卡第37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搭建数据仓库,和可视化报表,加强药物使用规范,提高药物使用的透明度,助力业务数字化转型。
参与人数 +1 F币 +1 理由
Nancy.Gu + 1 打卡第37天

查看全部评分

13楼
发表于 2024-8-30 13:58:41
精读生产力大赛案例,打卡第37天, 学习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的以下经验:

数据整合与可视化: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和数字化分析平台,将分散的数据进行整合,并利用可视化技术展示数据,使数据更加直观易懂。

精细化管理:通过数据分析,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精细化管理,包括用量、费用、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多维度的监控。

实时监控与反馈:利用实时监控系统和预测模型,及时发现用药中的异常情况,并提供及时反馈,以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参与人数 +1 F币 +1 理由
Nancy.Gu + 1 打卡第37天

查看全部评分

14楼
发表于 2024-8-30 17:27:39
精读生产力大赛案例,打卡第37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通过数据治理,构建完整的医院抗菌药物数字化管理体系,满足了多场景业务需求,加大数据分析的综合应用,‌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率和决策质量。
参与人数 +1 F币 +1 理由
Nancy.Gu + 1 打卡第37天

查看全部评分

15楼
发表于 2024-8-31 22:00:49
精读生产力大赛案例,打卡第37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采用商业智能(BI)技术,建立了抗菌药物的数字化管理体系,有效应对抗菌药物管理中的挑战。通过构建统一数据仓库和分析平台,实现了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全面监控和可视化展示,提升了用药规范性和库存周转率。项目实施后,用药不规范率显著下降,耐药性发展减缓,医生治疗组反馈及时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此外,医院还开发了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申报系统,提高了报告效率和数据完整性,降低了医疗风险。未来,医院计划扩展BI应用,探索AI和物联网技术,以推动医院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参与人数 +1 F币 +1 理由
Nancy.Gu + 1 打卡第37天

查看全部评分

16楼
发表于 2024-9-1 07:30:12
精读生产力大赛案例,打卡第37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在医药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为解决抗菌药物检测数据的管理和应用这一普遍的问题,引入了BI数据分析平台,搭建数据仓库,建立各部门不同的的仪表盘监控数据,并应用简道云搭建药品管理系统等,这是数据管理和应用在医药领域的典型案例。
参与人数 +1 F币 +1 理由
Nancy.Gu + 1 打卡第37天

查看全部评分

17楼
发表于 2024-9-2 13:15:42

精读生产力大赛案例,打卡第37天,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引用BI技术,提高了抗菌药物管理能力,促进医院的精细化管理,使临床医生用药更精准。
参与人数 +1 F币 +1 理由
Nancy.Gu + 1 打卡第37天

查看全部评分

18楼
发表于 2024-9-3 13:52:47
精读生产力大赛案例,打卡第37天,医院药学部,建立统一数据中心,整合及可视化抗菌药物监测数据;集中管控与处理抗菌药物使用记录、处方等数据;根据部门需求建立,包括实时强度、使用频率、费用等
参与人数 +1 F币 +1 理由
Nancy.Gu + 1 打卡第37天

查看全部评分

19楼
发表于 2024-9-3 17:13:23
精读生产力大赛案例,打卡第37天 抗菌药物数据涉及管理、决策安全以及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的数据监测面临多方面挑战,而建设数字化分析平台则可以从宏观到微观的抗菌药物使用全面监控
具体结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用药不规范率下降 2、提高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管理效率 3、药品的使用监控、耐药性分析、价格分析、规格管理等
21楼
发表于 2024-9-5 18:05:26
精读生产力大赛案例,打卡第37天,本项目通过帆软BI技术整合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数据,提升了用药合理性,增强了管理系统性,降低了药物滥用风险,提高了管理透明度和效率。未来,我们将扩展BI应用范围,探索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推动医院高效智能发展。
22楼
发表于 2024-9-6 09:43:27
精读生产力大赛案例,打卡第37天。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面临的管理挑战:
1.不合理用药:医生依赖经验,非精准用药导致细菌耐药性加剧。
2.数据整合难题:监测数据多但缺乏整合与可视化,影响及时决策。
3.管理滞后:管理层无法快速调整策略,加剧监测指标不稳定。
为应对上述挑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建设数字化分析平台
统一数据中心:整合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全面监控。
可视化展示:使用总量、费用、使用率、使用强度分析。
2.搭建统一数据仓库
数据集中管控:确保患者用药记录、处方、剂量、疗程等数据的安全与质量。
数据源抽取:制定策略保证数据完整性与时效性,及时更新底层数据。
3.建立分析仪表盘
临床医生端:实时强度、使用强度、使用频率与金额等。
药师管理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医生用药监管等。
决策端:全院使用强度、重点科室及异常值预警系统。
23楼
发表于 2024-9-6 15:20:39
精读生产力大赛案例,打卡第37天,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引入帆软BI技术,不仅提高了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处方行为,还促进了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增强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信任。
24楼
发表于 2024-9-10 12:58:20
精读生产力大赛案例,打卡第37天,医疗机构,我一直认为,医疗机构数据的应用走在前面,今天才发现,他们也是在慢慢的进行数字化的转型。抗菌药物的可视化展示,包括抗菌药物的使用总量分析,多维度的可视化,让大家对用量有明确的量化,做到了数据的监控,用药不规范率下降。增加了大家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
BI工具的使用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我们根据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信息化建设,一直在路上,大家都认识到这一点了。
25楼
发表于 2024-10-25 08:40:30
第37天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赋能医疗新生态:医院抗菌药物数字化管理的数字驱动与数据洞察
        【精读生产力大赛案例,打卡第37天】
        作为特殊的行业,抗菌药物的监测与管理重中之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通过搭建统一数据仓库,建设数字化分析平台,并结合各部门实际需求建立合适的分析仪表盘,了解抗菌药物实时使用情况及整体用药情况,以把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与管理方向,提高了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处方行为,还促进了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4回帖数 1关注人数 3828浏览人数
最后回复于:2024-10-25 08:40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