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系列_03】购买频次区间

楼主
我是社区第525317位番薯,欢迎点我头像关注我哦~
购买频次(Frequency),广为人知的RFM模型里面的F说的就是ta
购买频次是指用户在一定时期内(一周/一个月/半年)的消费频率。
一般说来,用户的购买行为在一定时间内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购买频次就是衡量用户购买行为的一项重要指标,它的高低取决于用户的使用频次。用户购买频次高,反映了企业提供的产品 or服务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直观上看,购买频次越高表示用户越忠诚。很多企业的用户激励机制都基于这个指标来制定,第一次购买后还想要用户第二次购买,第三次购买。。。总之,F越高越好! 
通常,F值的提升会带来销售额M的增长,注意,这里说的是“通常”,你懂的,不靠谱的运营是肯定存在的。。。举个栗子:
小A现在是一家连锁便利店的店长,门店商圈范围内有1000个顾客(占比门店整体顾客数80%)每个月会到小A店里消费1次,按照门店过去6个月的平均客单价30来算,这部分顾客一个月贡献的销售额是:1000*30客单价=30000元;加上另外20%高频次顾客的销售额,小A觉得这一个月7w的销售额,有点对不起公司给他发的工资,而且小A发现,那20%的高频顾客贡献了门店57%的销售额。小A暗下决心,准备通过提升门店服务来提升销售额,这个时候,小A有两个选择:
①开拓更多的新客,比如通过提升服务,让老客自发介绍邻居来店里消费;
②增加老客的购买频次,让那些一个月只来消费一次的顾客,通过优质贴心的服务,来两次甚至三次;
思考至此,干就对了!小A一顿操作猛如虎,人间已过1月+,在某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小A复盘数据一看,真提升了:这部分之前只交易一次的老客中,有38%这个月到店里消费了2次,有10%这个月消费了3次。这时,这部分顾客一个月消费的频次就从原来的1000人次变成了:1000人次+380人次+200人次=1580人次,销售额也相应提升到了47400元。键盘一顿噼里啪啦后,小A心中狂喜。。。
随后几个月,小A按照这个策(tao)略(lu)执行,老客以及老客带来的新客(们)的购买频次都有所增长,门店业绩也实现了超预期增长。终于,小A出圈了,应总部邀请给各个门店店长分享增长心得及技巧,复盘整个增长过程,小A发现自己做对了三步:
1、方向正确:以提升销售额为目标,通过拆解销售额=会员数×客单价,客单价=单次交易额×交易频次,确定了靠“提升频次带动销售”的策略;
2、顾客分层:精准识别出了不同频次区间的顾客,锁定了重点,即提升那些平均一个月只交易一次的顾客;
3、执行到位:再好的策略在差的执行力下都是浮云;
1和3就不展开了,说起来得1万字。。。这篇站在数据分析师老K的角度说说怎么帮小A区分不同频次区间的顾客,走起~

现有一张便利店的交易明细表,内含交易日期、订单号、会员编码、订单金额等信息,样例如下:
小A需求:识别只交易一次的顾客
老K思考过程:我们公司这业态,只算交易一次的顾客么?那怎么对比?不对比怎么衡量交易一次的是好还是差?我给了只交易的一次的数据,这Y看后肯定还得问我要其它频次的人群数据。。。
故,老K把需求转化成了这样:每月购买次数为1次、2次、3次、4-5次、5次以上的客户分别有多少?再送Y一个贡献的销售额及占比
这种题型,DEF函数仍是最优解。按照惯例,重温《戏说DEF函数以及函数语法
DEF(聚合指标[维度1,维度2,...][过滤条件1, 2,...]
DEF_ADD(聚合指标,[维度1,维度2,...],[过滤条件1, 2,...]
DEF_SUB(聚合指标,[维度1,维度2,...],[过滤条件1, 2,...]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老K怎么用DEF函数实现的~

 Step1 
导入数据:
打开FineBI6.0,在tab【我的分析】中新建分析主题,弹出【选择数据】框,将Excel数据导入(当然,当前工程上有数据的话,可以直接调用工程上的数据)
 Step 2 
指标计算,分两步走:第一步计算出每个会员的购买频次;第二步再根据购买频次分组
计算出每个会员的购买频次,添加计算字段:DEF(COUNTD_AGG(订单号),会员编码)即可
将计算字段“每个会员的购买频次”从指标转化为维度
然后再根据1次、2次、3次、4-5次、6次及以上分组
知识点:DEF函数支持转化为“维度字段”,DEF_ADD&DEF_SUB均不支持此功能;
 Step 3  
制作仪表板,此处通过分组表展示:
选择分组表
将已转化为维度的“每个会员的购买频次拖入维度栏,重命名为“频次区间”
将会员数量COUNTD_AGG(会员编码)拖入指标框两次,一个用于计算会员数,一个用于计算占比
将会员的交易额拖入指标框两次,一个用于计算交易额,一个用于计算占比     
当然,想看更直观,用柱状图会更合适而且美观,这部分不是重点,感兴趣的同学可自行尝试~

 小结 
通过以上过程,老K帮助小A区分出了只交易一次的顾客,并通过对比的方法,为业务策略落地提供了数据支持。
这是分类思维的一个应用场景,常见的还有:RFM、分层分析、矩阵分析、维度分析等,上篇分组后求平均《【DEF函数应用】之均值计算》其实也是这个思路,还有常听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分类是结构化思维的底层逻辑,是我们分析很多问题的常见用法。之所以常见,是因为这种方式可以把信息归纳井然有序,并且我们可以通过分类①获取新的信息②变换分类规则可以获得不同的信息;你在工作、生活中有遇到哪些分类的应用场景?来,咱们评论区一起聊聊~
好了,今天就酱紫啦,回见~     
我是BI实战,关注我,带你在FineBI的世界飞
分享扩散: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0:34
您好,感谢您的投稿。您此篇文章内容是从零售业中较为普及的RFM模型中的购买频次入手,引出案例背景和场景操作,并进行向下拆分需求分解,逐步通过数据支撑实现业务策略落地,也展现出了严谨的逻辑与出色的实践能力。再次感谢您的投稿,期待您的下一篇优秀原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