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初衷
(1)个人介绍
帆软社区用户名【2503】+【2901855】,我司是制造行业的;目前从事经济工作,个人感兴趣的方向和领域为数据分析等。
(2)学习初衷
从公司数智化建设中了解到的帆软公司和学习班。学习背景:工作需要、自我突破、兴趣使然和跨行求职等方面。
2、作品简介(作业10)
注意!作品介绍主要目的是体现作品的分析过程:业务背景/需求痛点是什么?→拿到数据如何思考?→如何利用FineBI进行分析?→最终的结论/心得/体验/困难/分析结果图。下述模板供参考,可围绕以下维度进行适当调整。
(1)业务背景/需求痛点
(2)数据来源
(3)分析思路
-
拿到数据后你的分析思考过程(可附结构脑图),如:
(4)数据处理
由于分析的维度不同,不能在同一张业务销售统计表中完成所有数据的加工,需对不同维度分析的数据进行基础数据的维护,以保证数据分析的相关性和准确性。
(5)可视化报告
(1)数据含义表达和图表排版布局,如
-
按照总分结构和重要性原则对看板进行排版布局。
- 使用FineBI中自带的仪表板样式可快速生成科技布局看板。
(2)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如
3、学习总结
(1)学习经历
接触FineBI源于数据分析的实际需求,经过系统学习与实践,我对其核心价值有了清晰认知。作为一款国产自助式BI工具,FineBI在数据处理、可视化呈现、权限管理三大维度表现尤为突出,其“拖拽式操作”的设计逻辑,既能满足业务人员快速上手的需求,也为开发者保留了灵活的数据处理空间。
(2)个人成长
FineBI的学习不仅是工具技能的掌握,更是数据分析思维的进阶。其“所见即所得”的设计理念,让业务团队能自主完成80%的分析需求,真正实现“数据民主化”。未来,我将持续深耕业务场景与工具功能的结合点,让数据真正成为驱动增长的引擎。
初学FineBI时,我将其视为“可视化工具”,专注于图表样式与仪表板布局。但随着项目深入,逐渐意识到其核心价值在于“用数据讲故事”——通过合理的数据建模、维度拆解和指标设计,将原始数据转化为业务洞察。
FineBI的学习是一场“工具-业务-技术”的螺旋式成长。从最初的功能堆砌,到如今能以数据为纽带串联业务需求,我深刻体会到:BI工具的价值不在于炫技,而在于能否让数据真正驱动业务增长。未来,我将继续深耕数据价值挖掘,用FineBI赋能更多企业实现数据化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