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学习心得

楼主
我是社区第3215474位番薯,欢迎点我头像关注我哦~

1、学习初衷

1)个人介绍

我是帆软的初学者,目前就职于一家金融企业;目前从事绩效考核相关工作(岗位),因为在去业务部门之前也是做数据开发这块的,所以对于数据分析这块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2)学习初衷

为了加深对于数据分析的运用,同时提升效率,利用数据分析对单位、员工精准画像,助力各考核对象营销拓展。

2、作品简介

1)业务背景/需求痛点

根据2025年支行考核方案进行对支行的一次计价(涵盖80多个指标),在考核过程中对于总行考核中心来说就是指标的及时出数,对于支行来说每月从哪看具体计价绩效多少、哪些项目给支行带来了多少绩效,与他行比自身的得薪情况。

2)数据来源

自选数据:因无内网数据,当前只能选取外网上现有的2个月虚拟数据进行仪表盘分析制作。

3)分析思路

站在一个支行行长的角度,思考他每月支行计价考核想要看到哪些数据,从本支行获取多少绩效(指标卡)、分别从哪些条线获取多少绩效(柱状图)、从全行来看自身支行的定位、存贷款具体结构指标分别产生绩效情况,是否与支行发展规划趋势一致(柱状图)、模拟利润环比情况分析等(折线+柱状)等等。

4)数据处理

根据指标具体分类进行同产品汇总、条线汇总、以及为了求全行绩效占比,按同月份全行绩效汇总字段等。

 

3、学习总结

1)学习经历

刚开始接触帆软BI时,面对众多模块有点摸不着头脑。通过了前期(初识+进阶)两段学习过程,熟悉了数据的加载、组建的制作、函数的运用等数据处理操作。最吸引我的是其强大的可视化能力——简单的拖拽就能生成各种图表,这让数据瞬间了起来。

过程中,挑战也不少,尤其是在理解复杂的过滤条件设置和参数联动时,需要反复练习和查阅资料。但每次成功实现一个动态报表效果,比如让图表根据下拉框选择动态变化,都带来巨大的成就感。

2)个人成长

通过两期的帆软学习,对于整体的运用有了长足的认识

从被动到主动:从机械跟随教程,到能独立思考分析需求,并尝试用BI工具寻找解决方案。

从数据恐惧到数据掌控:克服了对原始数据的畏惧,掌握了数据连接、清洗和建模的基本功,能独立准备分析所需的数据基础。

从图表堆砌到有效表达:不再满足于生成单个图表,开始学习通过合理的布局、筛选和联动,构建逻辑清晰、重点突出的数据故事看板,让数据真正服务于业务洞察。

从畏惧失败到拥抱挑战:遇到报错或效果不达预期时,不再轻易放弃,而是学会查阅文档、调试参数、主动搜索解决方案,抗挫和问题解决能力大大提升。

认知升级:深刻体会到数据可视化不仅是“好看”,更是驱动决策、传递信息的强大工具。开始关注如何让我的分析结果更具业务价值。

接下来就是自身通过工作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在运用至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深入学习。

分享扩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