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6】+【3309600】+结业总结
一、学习初衷
(一)个人背景:因工作需要企业数据可视化项目,原有Excel报表已无法满足动态分析需求;同时渴望突破技术瓶颈,掌握专业工具实现数据驱动决策。
(二)选择原因:通过单位组织了解到BI,其“理论+项目制”教学方式与工作场景高度契合,且FCP认证在行业认可度高。
二、作品简介
某公司产品销售分析
(一)数据总览
从总览数据中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某公司的经营情况,其中总销售额1598万元,销售总量37436,总利润212万元,总利润率为13.28%。公司处于盈利状态,为了能够帮助公司获得更高的利润,提升总利润率,希望通过此次分析来找出提升利润的方法并且及时调整。
(二)影响利润的因素
1、地区因素



上述图表中显示,福建省在所有省份中的总利润率排名第一,为21.58%;华东地图的总销售额在所有地区中排名第一,总销售额467万元,同时福建省也属于华东地区,为华东地区的高销售额和高利润率贡献了很大的力量。同时在表中也能看出华东地区虽然利润率排名第一,但同时也存在负利润的省份,除华东意外,其他地区也同样存在负利润的省份。
2、品牌因素


从上图中,随着时间的走向,利润存在上下波动,尤其在2014年1月到2014年2月落差较大。从波动来看并无明显的影响因素。从产品与销售额、利润率的分析图中,可以看出BIC、Barricks等制造商的产品利润率为负数,同时销售量、销售额也很低迷。
由上述两种因素可以看出:
(1)东南沿海地区的销售额及利润率相对较高,内陆地区相对较少,说明购买力是销售额的影响因素之一。
(2)品牌也决定了销售额和利润率的大小。如不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利润率低的品牌和地区会严重影响整个公司的整体利润率。
3、怎样提高销售额和利润率
改变营销策略,向内陆地区投放高利润率及高认可度品牌的产品,提升销售额和利润;削减甚至取消负利润品牌产品的销售,及时止损。
三、学习总结
(一)学习经历
本次培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节奏紧凑、内容充实。面对全新的数据分析逻辑与FineBI平台操作,初期曾一度感到信息过载,尤其是在接触DEF函数、多表关联建模、动态过滤组件等复杂功能时,常因理解偏差导致模型输出失真或图表展示异常。但我通过反复回看课程资料、动手实操演练,逐步攻克技术难点。每周的作业讲评环节尤为关键,老师的精准点评帮助我理清误区,巩固知识链条,真正实现了从“听得懂”到“做得对”的跨越。
(二)个人成长
提高了BI工具驾驭能力:掌握了FineBI的数据接入、清洗转换、字段计算、多表关联建模、聚合分析及多样化图表的配置与优化,能够独立完成从原始数据到可视化洞察的完整链路。
提升了数据敏感度与严谨性:深刻领悟“细节决定成败”的内涵——一个字段类型误设、一条数据重复录入,都可能导致结论南辕北辙。因此,我养成了对数据源校验、中间过程留痕、结果交叉验证的严谨习惯。
结实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连续2个月的学习,结识了更多的同事、朋友,相互请教、学习,共同攻克复杂难题。特别感谢班主任的进度督促和助教的深夜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