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初衷
(1)个人介绍
帆软社区用户名2292302,目前就职于XX集团公司,目前从事供应链运营工作。
(2)学习初衷
学习背景:工作需要、自我突破、兴趣使然.
2、作品简介
(1)业务背景/需求痛点
业务背景:
集团全量编码分析,数据来源每次做分析前需要找IT小伙伴从数仓抓取,下载至本地EXCEL,用EXCEL进行分析数据,由于数据量较大40W+,
需求痛点:
数据分析频率:定期:半个月/次,一个月/次,不定期:临时查看。
(2)数据来源
企业数据:PLM、主题分析平台
自选数据:PLM全量编码及相关字段:如:PLM编码、优选等级、SAP可用状态、采购主次品类等
(3)分析思路
我从五个维度展开分析:
编码总量结构(在产/售后/淘汰)
新增编码的年度、月度趋势
优选等级分布(优选/限选/禁选)
主次品类TOP10分布
支持按年、月、日灵活查看趋势,实现动态监控
(4)数据处理
对关键字段进行清洗:将“SAP状态”映射为“在产/售后/淘汰”,拆分并归类“主品类”与“次品类”,提取“创建年月”用于趋势分析
(5)可视化报告
采用“总-分结构”布局:顶部是关键指标卡,一眼看清核心数据 中部是趋势图和分布图,直观展示变化,底部是明细表,支持下钻查看
通过这个看板,我们发现了以下关键问题:
优选物料只有64个,标准化水平严重不足,是否满足现有需求;
部分“限选”物料采购频次很高,建议重新评估,是否应纳入“优选”
2025年新增编码同比下降44.58%,说明管控措施已初见成效;
。
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业务价值:
效率提升:单次分析耗时从 4小时 → 5分钟,效率提升 90%以上
人力释放:实现“自助分析”,不再依赖IT提取数据,减轻跨部门负担
推动决策:报告呈交供应链管理层,直接促成“主数据治理项目”立项启动
释放IT人力:实现“自助分析”,不再依赖IT导数据
3、学习总结
(1)学习经历
需要兼顾本职工作,曾为完成作业熬夜至凌晨;
特别感谢班唐老师:讲解清晰、逻辑严密,耐心解答疑问,及时提醒学习进度
极大提升了学习信心与完成质量
学习成长
理解数据型搭建逻辑,提升数据可视化能力,支撑业务分析需求。更重塑了我对数据处理,分析与可视化的认知
三、结业总结评分参考
在为期六周的学习中,主要围绕帆软BI展开了系统性的学习,从手工EXCEL到自动化报表的思维转变 过去过于依赖EXCEL手工整理数据,效果低且人工较易错,现在通过帆软BI连接数据库,实现自动更新,极大提升工作效率。
单纯掌握工作操作是远远不够的,深刻理解业务逻辑,才能搭建出真正有价格的分析试图
BI不仅赋予了我一项强大的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用数据思考,用数据说话的能力,所学的知识,技能和宝贵的实践经验,持续精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