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团队介绍
团队名称:无往不利
团队成员:唐心月、赵雪玲、曹茂瑶
指导老师:方佳明
学校:电子科技大学
2 作品背景
一直以来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都是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尤其是近年来,高温,雾霾,洪水,海啸等自然灾难频繁发生,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在2022年再次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而且这一趋势还将持续数千年之久。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自然生态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空气质量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报告重点探讨了全球空气质量指数的变化情况,对其可能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的环境保护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建议,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3 制作流程
3.1数据来源
全球各个国家的空气质量情况、PM2.5指数、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等数据主要来自于全球大气研究排放数据库(EDGAR)1970年至2022年的数据和经合组织统计局(OECD)的数据。国内各省市的空气质量、温室气体排放量、森林覆盖率、公园面积和数量、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等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数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居民对环境变化的搜索情况等数据来自于互联网平台大数据。
序号
|
数据来源
|
网址
|
1
|
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数据
|
http://www.stats.gov.cn/
|
2
|
OECD统计局
|
https://stats.oecd.org
|
3
|
EDGAR - Emissions Database for Global Atmospheric Research
|
https://edgar.jrc.ec.europa.eu/report_2023#sources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https://www.mee.gov.cn/
|
3.2框架图
4成果展示
作品成果反映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和中国空气质量现状,揭示了中国需要重点关注的污染气体重排放地区和污染问题,对我国未来如何提高空气质量提出一定的对策和建议。
4.1 模块一:全球空气质量现状
该部分分析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比较不同行业和不同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PM2.5改善幅度,展现了世界整体的空气质量状况。
4.2 模块二:中国空气质量现状
该部分探究了城市气候影响因素、中国近年来空气质量现状、主要污染物排放,国内公园面积和数量变化等,并对国内各省的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和森林覆盖率进行分析,展示目前我国空气质量变化趋势。
- 2023年与2019年全国城市空气等级对比和空气质量相关词语搜索指数
4.3 模块三:我国做出的努力
该部分结合2021年国家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投资,整合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市场规模变化情况,了解我国对环境保护作出的巨大努力。
4.4 模块四:提升空气质量的总结和建议
该部分是对整个报告的总结,并且结合我国国情以及国家政策,对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空气质量给出对策建议。
全球的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依然严峻,尽管全球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大气污染问题仍然存在。亚洲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区域,中国的排放量占据了全球总排放量的26%,是全球碳排放第一的大国。
近十年来,我国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再到如今,我国在空气质量改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今我国站到了新的起点。
一、深入贯彻落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深入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二、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产业、能源、交通等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切实增强发展潜力和后劲。
三、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大气污染防治。进一步加强知识普及和政策宣传,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营造共同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良好氛围,空气质量改善要与能源、产业和交通运输的结构调整和低碳转型相结合。
四、加强城市绿化和环境治理工作。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
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推动全球空气质量的改善。
5 总结与分享
5.1总结
作品通过多个关键重要数据的处理,构建了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比对,反映出全球与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和空气质量现状,揭示了国内需重点关注的重排放高污染地区城市,以及我国目前森林覆盖率、绿地面积和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投资比例,并就如何改善我国空气质量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5.2心得体会
近年来,雾霾,高温等异常天气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尤其是2022年暑假的高温限电,造成人们生活很不方便,以及雾霾天气影响人们的出行和身体健康,使得人们对空气质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也越来越高。在确定主题的过程中,大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小组成员本身也对空气质量领域比较关心,于是不谋而合地决定选择这一方向作为比赛主题。在作品前期规划与准备过程中,小组召开了多次讨论会,从具体的分析方向,到作品结构,再到最后呈现的效果都一一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讨论,最后共同确定了制作思路。
但由于三位团队成员都是第一次参加可视化比赛,帆软参赛经验有所欠缺,对如何搜集及处理数据、操作可视化软件、构思美工等方面都不甚了解。于是我们通过请教指导老师和往届参赛同学,并研究了以往几届获奖的优秀作品,收获了诸多经验。
做好数据可视化分析必须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面对杂乱的原始数据,团队成员一起对指标进行梳理,剔除了冗余部分,保留下可靠有用的数据;在用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过程中,团队成员不断研究学习软件的操作,逐步熟悉掌握软件;在后期的美工中,团队成员也认真严格,一丝不苟,力求做到完美。
整个过程中团队成员发挥各自软件操作、数据搜集处理、文案美工等优势,分工明确,配合相得益彰,最终优质高效地完成了比赛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