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帆软杯·数据可视化分析】“3060”双碳目标下的中国电能替代情景分析

楼主
我是社区第973385位番薯,欢迎点我头像关注我哦~

1 团队介绍

队名:天道酬勤队

团队成员:廖觅燕、吴霜、廖娇

指导老师:方佳明

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

 

2 作品背景

随着全球环境及气候污染问题的日益恶化,“低碳减排”已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在 2021 年 3 月 15 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力争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3060”双碳目标不仅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还代表了我国能源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在力争实现碳中和的背景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电能替代传统石化能源、优化电力装机结构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

电能替代,是指通过最大潜力的挖掘电能资源来代替传统化石资源,利用电能替代散烧煤、燃油的方式进行生产生活,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有害物质产生,从而实现终端能源消费环节中化石能源占比的减少,最终达到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的目的。

基于这一定位,本专题从电能替代出发进行专题探索与研究,将对中国电气能源数据进

行现状分析和预测。此分析将给电能替代领域的诸多相关主体(政府能源部门、电力企业、设备制造商)提供有益的启示。

 

3 制作流程

  1. 确定主题:“3060”双碳目标下的中国电能替代情景分析
  2. 数据收集与处理:
    1. 收集相关数据。根据 1980-2022 年中国统计年鉴上有关社会经济和电气能源部分的统计数据,结合《中国能源安全白皮书》(2023)专栏 6 中给出的两种合理的假设情境,基于 Python 语言使用时间序列算法对上述数据进行预测(从 2025-2060 年,每 5 年为一节点)。
    2. 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分类。过滤掉无用数据,按照装机量、发电时间、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碳处理量等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3. 设计与规划:
  4. 制作思维导图或流程图,规划作品结构。

  1. 确定布局和颜色方案为了呼应作品主题中的“能源安全”、“清洁环保”,我们选择了绿色作为主色调。以深色为背景可以在视觉上提供一种深度和严肃感,并且可以更好地突出报告的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专注于报告的主题或信息。
  2. 数据可视化工具:FineBI
  3. 渲染与呈现:根据工具提示,进行数据渲染调整颜色、字体、亮度等参数,优化视觉效果
  4. 优化与调整:检查作品整体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添加说明文字和背景故事,提升作品内涵
  5. 发布与分享:将作品发布到相关平台,与他人分享;根据反馈,持续优化作品,不断提升质量

 

4 成果展示

该分析能为我国未来双碳目标的实现提出针对性强、可实现的潜在发展建议,助力我国能源安全的发展。

4.1 2011-2020 年中国能源使用现状

4.2 2025-2060 年中国电能替代情景分析

4.3 总结与展望

  1. 加速能源供给侧革命。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结构,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我国应当坚定实施供给侧的“清洁替代”,以风光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由于我国煤电装机占比高,风光新能源的发展,更需要“快马加鞭”。此外,还需要构建多能发展多元互保的要素韧性,同时加快发展光伏、风电、光热发电、水力、核能、地热、生物质、储热、氢能等。
  2. 积极推进消费侧革命。目前我国受制于能源、经济、产业结构和技术发展水平,能源利用效率成为我国的能源安全的短板。随着我国能源运行模式的转变以及电气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将在 2050-2060 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我国各领域都应该大力推进电能替代。例如:工业领域应当在深入开展产业结构调整、流程再造的同时,全面强化电气化;在交通领域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全面替代传统能源汽车等。
  3. 大力推进能源技术革命。2060 年,化石能源仍然不会被完全替代。据预测,在 2060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将达到 20-30 亿吨,需要碳汇、固碳来实现“碳中和”。CCUS 技术是人为固碳的努力之一,是为碳中和保底、兜底的技术。为了实现能源安全,我国必须尽快突破 CCUS 技术领域关键技术,实现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5 总结与分享

  1. 在开始制作可视化报告前,必须先进行设计与规划,确定报告的整体布局和风格。这有助于保持报告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提升视觉效果和读者的阅读体验。
  2. 在导入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之前,必须对数据的格式进行处理,否则导入之后软件无法正确识别字段;必须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检查,否则后续更改图表会需要再次调整源数据;数据可以尽可能地多样化,如果数据的形式也是大部分一致的,就会导致可视化形式也会比较单调。
  3. 图表的选择应符合数据的特点和报告的目标,同时注重美观和易读性。除此之外,尽可能丰富图表的多样性,形式应该更加多样化。
  4. 团队成员之间应该保持高频高效的沟通,这样才能保证作品逻辑上的一致性、准确性。
  5. 开始制作之前最好对软件进行全面的学习,了解软件的各种功能、工具的使用,这样可

以避免在制作时频繁出现问题去现找解决方案,从而拉低效率、浪费时间。

分享扩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回帖数 1关注人数 944浏览人数
最后回复于:2024-1-25 15:48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