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进程全面加速的背景下,数据分析能力正在重塑企业的决策范式。如何通过构建智能分析体系驱动企业战略精准度与业务敏捷性的提升,并以此为引擎实现组织效能的跃迁,已成为各企业关键决策人的战略考量因素之一。3月22日,帆软软件数据应用研究院与校企合作生态联合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MEM)成功举办了“高校进帆软”游学活动,吸引了30多位来自不同行业的MEM学员来访交流,共探数据要素赋能企业发展的新路径。
 
校方学生代表李俊东首先分享了最开始从自学接触帆软FineReport工具,到在企业内部推广帆软数据平台项目的经历。在这段经历中,李俊东既对帆软的工具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也愈发认可帆软所提供服务的专业性。同时,他还在帆软举办的BI大赛中结识了不少数据分析“同路人”,并以复旦MEM班长的身份,将复旦MEM同学带入帆软走访交流。

-
在帆软社区,我开始了我的帆软学习之路,当时看了第一节教学视频之后,就可以自己做出来一块还不错的大屏,帆软的课程资源很优质
-
数据越来越重要……后来就在公司内部立了个项,请了帆软给我们搭建了自己的企业数据平台
-
我还一起组队参加了帆软组织的全国BI大赛,从全国几百支队伍当中杀出重围,获得了全国第五名的好成绩
-
复旦MEM的课程中有一门选修课《大数据分析》,课程相对注重理论,所以我也想向学校建议把帆软这样的数据分析课程带到我们复旦大学的课堂上,我觉得这种企业级的数据分析课可能更适合我们工程管理的同学
帆软文化与创业心得
帆软软件创始人薛爱华分享了帆软软件的创业历程、独特的企业文化以及始终如一的创业精神。从创业初期的艰难探索,到逐渐在市场中崭露头角,帆软始终秉持着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的目标,帮助企业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

-
人均效率,才是组织效率的关键。一个人可以有缺点,但一个团队不能有短板
-
任何一家公司其实都有一个原点,所做的事情都会回归这个原点。帆软的原点聚焦在帮助企业更高效地挖掘数据价值
-
帆软最重要的出发点之一是愿意和同学们分享利益,因为人才密度是企业的护城河
-
帆软坚持长期主义,始终以平和的心态长期陪伴和服务客户
帆软软件副总裁孙中华则为各位学员讲述了帆软LTC流程改进的实践经验,以及相应的业务表现上的改善。经过三个阶段的LTC实施改善,帆软实现了业务的闭环管理,内部最佳实践的全国推广,以及对客户大项目的服务能力提升。

-
帆软的LTC流程变革开始于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背景下
-
LTC变革推广了一年之后,帆软实现了用“同一套语言和同一套作战地图”在打仗
-
-
优秀的管理思想,其实都在等一个好的工具,好用的工具可以把管理落到实处
帆软软件数据应用研究院院长梅杰最后为学员们介绍了当下的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人才是企业落地其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关键助推因素,而对前沿AI工具的熟练应用将帮助数字化人才做到能力的升级以及“数字化平权”的实现。

-
-
数字化人才的培养需要分阶段进行,需要用“种子”人才转化出更大范围的人才
-
-
数字化的变革,不仅仅局限于工具的升级,也包括人才能力的升级
数据分析能力自评
分享结束后,帆软软件数据应用研究院基于自开发的数字人才能力模型,为各位来访学员设置了一个免费数据分析能力自评的环节,大家踊跃填写自评问卷。基于帆软数据应用研究院开发的数据分析人才模型,各学员将可以得到一份定制化的能力画像反馈报告以及推荐的能力提升路径。
此外,帆软软件创始人薛爱华还回答了现场同学们的积极提问。有学员问到帆软软件当前的关注重点,创始人薛爱华强调了对公司发展过程中利益分配合理性的追求,以及对公司外部颠覆性技术成果应用的关注。

最后,帆软软件创始人薛爱华应邀给学员们总结了一些个人关于创业以及工作方面的建议,校方学生代表李俊东代表在场学员们向创始人薛爱华赠送了复旦大学的吉祥物作为礼物。
 

总结与学员评价
本次帆软软件联合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MEM举办的“高校进帆软”游学活动,为复旦大学的学员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分享的平台,也为大家搭建了一个合作的桥梁。通过此次活动,各学员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不仅对数据分析以及数字化人才在企业战略转型过程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从帆软创始人的创业心路历程和帆软LTC流程变革经验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
活动结束后,多位学员们也对本次“高校进帆软”游学活动表达了高度认可。
-
复旦大学MEM学员、平安集团PMO工程师周瑜杰表示:
复旦MEM企业行第三站走进了帆软软件。
第一印象是宽敞明亮的访谈区及全开放的一站,让人有一种敞亮和舒适的感觉。
首场议题是董事长Peter对企业历史及文化的介绍,亲和的形象结合富有激情的娓娓道来,让人充分感受到了帆软平等真诚、科技创新、客户至上的企业文化。最后一句期望让所有员工都可以安心干到退休的愿景又让大家在这经济寒冬中感受了一份温暖。
后续两场专业分享,让大家对LtC流程搭建及数字化人才建设这两个热门话题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数字配合工具的演示再次让大家感受到了公司专业和实干的结合。
最后以董事长对创业者的建议结尾,跟着对的人,坚持对的事,产销结合迭代前行,一切都会成功。
干货满满的一天,感谢帆软的接待。
此次帆软科技参访收获颇丰,董事长亲授的管理哲学让人耳目一新。帆软科技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是一家"反常规"的企业,通过两大创新实践突破认知:一方面构建"服务型后勤",让后勤体系超深度赋能业务部门;首创薪资级差固化机制,实现创始人-员工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拒绝35岁失业,以1%的超低离职率印证人文治理成效,将效率与温度相结合。这样两者兼具的发展模式,促使我重新审视组织发展与个人职业价值的共生关系。
很荣幸有这次机会来到帆软公司参观学习,与帆软的专家们零距离面对面交流。通过董事长Peter接地气的分享,让我了解学习到企业管理各方面的难点和解决方法,尤其是“后勤团队的定位是服务员,不当管理者”这一点让我眼前一亮,这一点是非常值得其他企业公司值得思考和学习的。另一方面,帆软如今的成就,我认为离不开“简单高效”的公司文化,因为所有员工都能简单高效的完成任务,让公司能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总而言之,帆软的各方各面都是值得思考和学习的,对我来说,这一次的参访也非常有意义的。
此次参访帆软公司,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从踏入公司的那一刻起,便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热情——无论是贴心的车接车送服务,还是精心准备的饮品和礼品袋,每一个细节都彰显了公司的用心与专业。公司员工的热情好客和专业素养更是让我倍感亲切,进一步加深了我对这家公司的好感。
总经理关于销售看板的分享尤为令人印象深刻。他不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看板的功能与应用,更让我深刻认识到工具在提升人效和推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看板不仅仅是一种管理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体现,它能够帮助团队塑造高效的工作习惯,同时推动企业向更智能、更数据驱动的方向迈进。
这次参访让我受益匪浅,也更加坚定了我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跟随大数据的潮流,专注于数据可视化与呈现。帆软公司的文化与理念让我看到了这一领域的无限潜力,也让我对未来的职业道路充满信心。总的来说,这是一次非常愉快且有意义的参访体验!

未来,帆软校企合作生态及数据应用研究院将继续携手更多高校教授和学员,共同研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心得,加深产教融合进度,迭代协同育人方法论,不断探索行业新型趋势,以推动数据的应用创新和价值变现,让数据成为企业真正的生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