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怎么选?重点看这10个技术指标

楼主
学无止境,精益求精
文 | 帆软数据应用研究院船长
2016年,商业智能市场火热,不管是投资圈还是IT圈,都在广泛关注着大数据和商业智能。宣传广告媒体报道见多了,不知道大家对BI选型的技术标准有谱了没。笔者对Gartner的BI魔力象限考评的15个关键功能做了些研究,认为其中的10个值得重点关注,(已标红)给大家作些参考。
(干货较多,请自备饮料~)

总体来说,随着用户数据来源越来越广泛,用户对BI的需求偏爱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偏爱自助敏捷开发、交互式仪表盘、自助数据探索。直白来说,用户越来越希望自己搞定数据分析,而不需要找IT部门支持、支持、再支持。

基础模块
1.    BI平台管理、安全和架构
“能够实现平台安全性,管理平台用户,监控管理平台访问和使用状况,优化性能,支持在不同操作系统中运行,同时确保系统高可用性和支持灾备。”  
作为企业信息化的一部分,BI平台做单独的管理和灾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政府、互联网企业、大型企业重视信息化建设,从理念上就要求单独维护;另一方面,笔者也看到众多中小企业,希望不去改造原有的业务系统,对BI系统采用单独管理的办法,虽然可能浪费一些人力和硬件资源,但确保新、老系统独立,保证原有业务系统稳定,同时避免新系统掉进老系统的旧体系,这些都是中小企业的考量。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BI系统逐渐成为业务管理决策的支撑,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企业要求BI系统必须全天候提供稳定服务。

2.    云BI
“提供PaaS或者SaaS版本的BI产品,支持本地和云上构建、部署、管理BI平台。”BI云化是个趋势,尤其是对于政府等领域。但是国内和国外情况有所不同。
第一,用户担心数据外泄。国内的拥有私有云的企业并不多,大多在用公有云。BI平台分析的多是企业核心业务数据,一旦外泄到同行、客户、公众等,企业难以承担损失。公有云在国内的推广阻力重重,当然,一方面需要让客户了解公有云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公有云厂商也要提高云安全性。
第二,国内SaaS行业现在还没有非常成熟的商业模式,云BI短期内也是处于观望状态。
第三,BI厂商一般自己难提供公有云,推出云BI也会被国内公有云巨头裹挟,何况现在公有云巨头已经开始踏足BI领域。不过,BI厂商的产品支持云部署是没问题。


3.    数据源连接和提取
“允许用户连接到内部和云中各种类型的数据平台,可连接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
从接触到的项目和同行交流来看,国内BI更多处理的是结构化数据。主要是国内外对BI平台的理解有不同。国内更多人倾向于BI为数据分析工具,不一定涵盖数据仓库、数据处理和复杂算法。所以,从目前产品技术选型来说,推荐考虑BI平台能对接到哪些数据源,性能如何。但在具体的方案考评中,考虑和不同数据存储平台或者数据处理平台的集成方案。

数据管理模块
4.    元数据管理
“用户能够集中管理元数据,包括对元数据进行搜索、提取、处理、存储、分享复用和对外发布元数据。”
这里的元数据重点是业务人员分析需要的维度、指标、层级结构、度量等数据。还包括一些加工处理后的数据,比如KPI、个人销售额、单品销量等数据。同时,系统支持管理员将用户处理、存储的元数据与BI平台对接的底层数据进行关联和整合。目前,国内帆软有BI产品确实支持元数据管理,BI本身提供多维数据仓库(CUBE),并提供可视化工具让用户方便处理元数据。尽管操作方便,但不少用户还是倾向于自行管理元数据。原因有二:一是一般企业自身已有大数据处理平台或者构建了数据仓库,不想重复建设和维护;二是BI产品自带的数据仓库,虽然数据分析性能好,但并不是标准的数仓产品, 长远来看,企业自建数仓管理数据较为稳妥。不过,对于高频分析使用的数据,显然是存储于BI自带的数据仓库综合效果更优。

5.    用户自操作ETL和数据存储
“平台功支持用于访问、提取、转换和加载的功能,具有索引、管理、调度数据的能力。”
让普通用户,或者说是业务人员来进行类似ETL的操作和数据存储,方向是正确的,但从目前来看,除了少数教育、出版印刷、互联网、证券金融等领域从业者有较高学习和操作能力,大部分行业的业务人员ETL操作能力还是很有限的。但笔者认为,这个功能指标在实践中还是很价值的。因为虽然国内大多数企业依然是IT技术做数据处理,但是业务部门正在逐渐掌握自行处理数据的能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业务人员或许依然无法完全摆脱对IT技术的依赖,但显然依赖度正在逐步降低。业务人员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在成熟的BI工具的支持下,正在迅速提高。

6.    自助数据准备
“用户自助拖拽组合不同来源的数据,创建分析模型,并通过智能分析、自动关联等系统自动处理好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机构化数据。”  如前文的用户自行操作ETL,用户自助数据准备,本质上就是让BI系统自动处理数据之间的逻辑关联。业务人员的操作,就像是从不同的羊圈里面拖出不同的羊,希望系统能自动关联他们的血亲关系,而不需要专业的DNA鉴定或者农场主帮认亲。目前,这块还难以完全系统自动实现,因为过去很多业务系统底层的数据库,在项目交付阶段,都会去除主键和外键,为的就是应对不甚严谨的业务操作。这是国内企业IT 建设的现状,我们不能忽视,大谈想当然或者视而不见。但是帆软BI开辟了新的解决方案,除了能自动关联、转义数据,还可以手动设置关联,同时,允许IT技术初步处理数据后,业务人员通过SPA螺旋分析功能再次将数据加工,这是笔者测试十几个国内外商用和开源的BI产品后,认为当下最可行的方案。分析和内容创建

7.    嵌入式高级分析
“用户能够轻松使用平台内置的高级分析功能,也可以通过导入和集成外部开发的高级分析模型。”
通俗理解来说,就是BI平台自带高级分析模型、算法模型,能够让用户拖拽数据,自动跑完模型出来结论。目前来说,国内的BI内置算法和模型的几乎没有。国外的也未多见。常见的情形时是用户自行开发算法模型,或者已经多年积累了高级分析模型,然后将分析模型处理完的数据对接到BI系统,通过BI系统做可视化的分析和展现。也就是BI仍旧是充当数据分析和图形展示的工作。从目前市场上的BI产品策略来看,大部分BI产品尚未能支持嵌入高级分析,少部分支持对接R语言等。预计两年内,BI支持集成高级分析模型会越来越普遍,但内置算法模型,或许尚早。

8.    分析仪表板
“能够通过可视化探索操作和嵌入式高级地理空间分析来创建高度交互式的仪表板和内容。”   
分析仪表板,有更通俗的叫法,就是交互式图表组件。比如常见的柱状图、折线图、散点图等,还有高级一些的矩形树图、多层圆环图、行政地理图、自定义地图、热力地图、流向地图等等。这里重点在于,这些图表既要BI内置,同时还要支持业务人员简单拖拽实现图表展现。从目前来看,这个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越来越多的业务人员愿意自行拖拽分析。


9.    互动视觉探索
“通过一系列常规图表和特殊图表来探索分析数据。”   
这些常规图表,主要是饼图、折线图等,而特殊图形是指热力地图、流向地图、矩形树图、GIS地理信息图等特殊的视觉效果。在这看人看脸的时代,BI颜值也提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当然,除了图形、图表丰富、漂亮外,也需要关注图表的操作交互。




10.    智能数据挖掘
“自动查找、可视化展现与用户相关的数据中的重要发现,如关联、异常、聚类、预测等,而不需要用户构建模型或编写算法。”   
BI平台自带数据挖掘分析,从笔者接触来看,至今还没有哪家产品做得特别棒。或者说,当下的BI概念已演化为“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渐渐剥离了数据挖掘的功能。数据挖掘本身,独立成商业智能的一个分支,也就是说,当前BI平台技术选型,很难找到自带智能数据挖掘功能的产品。但是BI平台可以和市场上常见的数据挖掘平台、大数据平台集成。关于这点,笔者建议BI技术选型时,重点考察方案,而不是单一的BI产品。所谓各种一站式分析BI平台,细细看来,不少都是不同产品的组合。

11.    支持移动端展现
“用户能够将BI分析内容发布到移动终端设备,并且能够利用移动设备自身功能,实现BI页面的触摸操作、照相、视频、定位等。”   
移动BI,几乎家家企业都热衷。但不同企业需求有所不同。有注重安全的,要指纹加密,要绑定手机mac地址,要VPN加密;有注重多操作系统的,比如安卓和IOS版本必须同步支持;有注重功能和交互效果的,数据采集、图像视频采集、定位、各种联动钻取、移动端分享BI分析内容;也有注重多平台支持的,比如既有原生APP,又要支持集成企业已有的APP中,还需要能集成到微信、钉钉平台。移动BI这里面,功能必然是抓大家眼球,但请更多重视移动终端的安全性。即使手机不在身边,依然要稳保企业数据安全。

分析结果分享模块
12.    嵌入分析内容
“支持将BI分析页面无缝集成到业务流程或业务系统中,支持业务软件中直接创建、修改分析内容,管理BI平台。”  
BI分析内容的无缝嵌入,主要考虑几个方面。一是做到单点登录,也就是让用户不必登陆业务系统后,再登录一遍BI系统,让系统自动完成多平台认证。二是权限集成,BI平台要提供接集成方案,允许用户在业务软件界面查看权限内的BI分析内容。三是UI集成,作为嵌入到业务系统中的部分组件,BI平台自身应具备方便修改UI的能力,使嵌入的BI界面融合进业务系统。第一点来说,大部分国产软件均已能实现。第二点比较突出,这点建议BI技术选型时重点关注。至于第三点,目前国外BI软件普遍不太重视UI集成,大多较为封闭,自成体系。对于UI的权重,各家把握了,这方面,一般不是个关键指标。

13.    发布、分享和协作分析内容
“允许用户通过各种文件输出类型和分发方式来发布和操作BI分析内容。”  
使用户能够通过BI平台,能够分享BI分析的内容和决策。简单来说,就是我做好的BI分析页面可以分享给他人,他人可以分享给我,并且能对他人分享给自己的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我们之间还能相互交流。这里最大的价值在于BI分析的复用。也就是自己做过的BI分析数据和结论可以分享,同时自己的分析模型也可以分享,让知识分享提高企业员工协作效率。现在帆软BI这类的分析平台,已经支持这个功能,但从系统管理员角度来看,管理难度增大,分享出来的BI分析的权威性存在不足。所以这个功能,在企业实际使用时,建议IT部门做一些培训和监控,合理而谨慎地使用分享。

整体平台能力模块
14.    平台功能和工作流程
“考虑平台自身功能的完整程度,这些功能可以是单个产品或多个集成度较低的产品组合。”   
BI平台自身确实需要具备管理、监控和权限分配等功能。但对于工作流的支持,笔者不是很赞同。从国内来看,致远和泛微两大专注流程的OA厂商,已经深入人心。企业多半已经运行类似OA办公系统。再次通过BI来改造工作流程不是很现实。同时,BI分析流程单独运行和管理,也脱离国内管理实情。国内企业大多希望借助BI分析,来增强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优化业务管理的有效性。脱离OA工作流程,大谈BI分析,分析出来结论又如何?谁去执行?谁去负责?所以,BI产品选型,重点是如何与企业自身的业务系统和办公系统结合,不建议另建BI工作流程。

15.    易用性和可视化
“易于管理和部署BI平台,创建、分享BI分析,易于数据可视化展现。”   
软件专业和易用,是难得平衡的两个方面。BI软件的易用性必须考虑到业务人员的软件操作水平和在这方面可接受的培训成本。BI软件的易用和易于可视化,笔者理解为,更多的是提供操作提示,同时交互更为简便。不过,必要的培训还是需要的,毕竟数据分析本身是个专业的事情,需要掌握相应的技能。
所谓BI技术选型的15个关键指标,Gartner虽然做了简述和研究。但其实并不完全适合企业做技术选型。笔者这里只是结合项目经验,给读者做些推荐。那么国内外BI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表面上看,是国产BI软件不如国外巨头的BI软件优秀,功能完善而且强大。实际上,是国内市场需求与国外有所不同。在对商业智能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中,看到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的管理着,希望通过实施数据分析项目,采购商业智能软件,来解决企业管理和决策中遇到的困难。但国内企业更多是从数据共享、数据分析、业务预测三个层次进行探索和建设的,更多的是贴合企业实际运营,做业务调整。而国外更多关注的是企业的管理,走操作、运营、战略三个阶段。国内外企业管理方式的不同,造成了对BI需求的根本差异。我们暂时并不一定要改变企业管理方式,但是通过合适的软件,让管理更有效、让决策更科学,是我们乐见其成的。



编辑于 2017-7-14 15:32  
分享扩散:

沙发
发表于 2017-8-2 14:15:01
Gartner BI Magic Quadrant,就是Gartner 的BI 魔力象限,有15个关键评价指标。如果BI产品技术选型作参考的话,其中的10个还是可以借鉴的。
板凳
发表于 2017-8-21 13:41:24
Gartner的确比较权威,可以学习借鉴。
地板
发表于 2018-11-2 07:56:00
总结的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