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重塑企业经营_03】如何进行指标体系建设?

楼主
学无止境,精益求精

往期内容回顾:【数据重塑企业经营_01】消费行业企业数字化经营的趋势

【数据重塑企业经营_02】“数据驱动经营”面临的挑战

 

上一篇文章中讲述到很多企业的指标体系没有系统化的梳理出来,具体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正确的进行指标体系建设。这一节我们就来具体的聊一聊。

 

1.为什么很多企业指标体系没有系统化的梳理出来

 

首先很多费零售企业整个数据平台的建设是由点触发的,由某些具体部门数据应用的需求出发。像有些是从营销部门发起的,有些是从营运部门发起的,有些是从商品部门发起的,但它不是从公司级的,不是自上而下的,是部门级的。

 

举个例子,为什么我们要上一个数据分析平台?上架的数据从商品中心入手,这时候可能会发现我们对于商品的洞察力不够,因为我们把它上去之后会发现在做整个指标体系的指标诉求时,都是以商品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视角不太全面,或者只是从业务流程链上出发,没有全局性。或者说它没有从战略层出发,它在我们真正要去推广的时候,就会发现有问题。因为仅由部门级推动时,就会割裂。可能这两天先推进商品,过两天推进营销,再过两天会推财务,你会发现他在这个时候指标和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是很强,因为它只是针对于单个需求进行构建。

 

2.如何做系统化指标体系构建?

当前很多消费零售企业的至上而下的指标体系,在梳理过程中发现很多业务部门其实目标不统一。举个最简单例子,某企业的供应链环节有几个核心指标。第一个是采购计划的达成率,第二个是商品的采购品质好不好,第三个是采购的成本。那这三个指标里面哪个指标是最重要的?

 

某位采购人员说其实最重要的是采购成本,降本后其他成品也都能降下去了。但该企业老板说他们家采购品质放第一,采购成本放第二,然后最后是采购计划的达成。那么该企业人员对于关键性指标的认知上就没有统一。那为什么采购的商品品质能放到第一?他说是因为它是一个食品行业的,产品好不好吃、好不好喝是第一优先性的,后面也会涉及到产品的复购率。因为在食品行业复购率是最重要的指标。

 

那为什么说同样的三个指标?采购人员和老板的想法是不一样的。那首先第一个他们之前可能目标没有对齐,公司级的战略KPI指标是什么?肯定利润增长是第一优先。但是怎么才能利润增长?那就要多开店,门店规模扩大,单店要盈利。那怎么盈利?顾客要多,要复购,要留存。但是老客的留存、复购靠什么?靠产品,靠门店的服务。其实这个中间它是有一堆的推导逻辑,这个推导逻辑就是构建分析指标体系的逻辑。

 

刚刚说的就是从上至下的一个拆解流程,我们就能告诉不同的管理者,对于不同的岗位什么东西是重要的?再举个例子,刚刚只是说部门级重要的KPI 指标,但是部门级重要KPI在梳理指标解析的时候,很多的时候只是到部门级,没有到执行层。其实部门级指标很多的时候在我们看来它是结果指标。是没法做追踪的。他只是告诉我现在的单店的日营收做到了5000-6000块钱。但是再往下追,追不下去。那我要知道为什么?如果说我上个月平均日销售没到5000块钱,你能告诉我什么原因吗?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做错了吗?这中间就要有一些拆解的关联性指标、过程性的指标来做数据决策的支撑,不然业务分析场景的深度就深不下去。

 

我们要知道影响一个门店的核心要素有哪些点?我们以前叫核心五要素,第一点是店效,一个门店一个月到底能做多少钱;第二个平效,门店有大店、小店,每平方的贡献度是多少;第三个品效,就是每个产品的贡献率,不是说商品越多越好,原则上你商品多,但你不动销也是大量的损失,全是库存积压,那意义不大。像国外的一些零售品牌虽然商品少,但是营收会很高。国内的零售店虽然商品堆满,但是营收很低。因为他真正能卖得动的是饮料、矿泉水、香烟,你会发现香烟在很多店的占比会特别高,卖的是最好的;第四点是客效,就是每个顾客的贡献,如何提升客单,提升会员贡献;第五点是人效,涉及到我们成本投入,一个门店用几个人,要充分把店员的人效发挥出来。

 

因此在做整个指标体系构建时,它是从上至下的逻辑进行深入解读,不同层级应该关注什么样的指标,然后关注的这个指标还有哪些关联指标能够帮我们做决策支撑。虽然这个时候涉及到从上至下,但实际在梳理指标体系时,并不是单纯的从上至下。因为现在消费零售行业里面有一个弊病,就是业务数字化没做好,中间好多链路是断的,实际一复盘发现很多数据不够支撑。所以我们以往在项目交付阶段,我们从上至下和从下至上同时进行,首先第一个做数据探查,把现有所有的业务系统探查一遍,当前我们到底能采集到什么纬度的、什么颗粒度的数据。然后这些数据到底是t+1采集的还是实时采集的。我们都会有一个探查表,做一些系统规划,以及每个业务部门的日常汇报,那他的关注点到底是在哪?

 

虽然刚刚说的我们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论,但是在不同的企业里面它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因为它的经营模式不一样。我们原则上没法拿着 a 企业的指标体系套 b 企业的,这是很忌讳的,可以借鉴,但是更多的是要把这个企业的经营模式的不一样的点把它挖出来。因为它管控模式经营方式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把这种特殊的管理逻辑或管理策略细化进去,这样才能形成每个企业的指标体系。

 

还有一个其实是我们企业在不同阶段指标体系关注度不一样。大家不要把指标体系想象成是一个固化的东西,它永远是变动的。其实我它更多的是我们对于指标的理解,对于方法论的掌握。而且指标体系只是我们前期建设的一个过程,但是大量的工作是放在我们数据运营的,如何来做调整,它不是说做完了之后就一劳永逸。

 

总体来看,第一点我们需要按照自己公司的管理逻辑/管理策略,依照经营模式去形成该公司的指标体系;第二点要做好数据治理,把各个数据层面的业务口径统一。第三点去做好内部数据应用场景的建设。

 

视频课内容详见:3.如何进行指标体系建设.mp4

分享扩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回帖数 2关注人数 1569浏览人数
最后回复于:2024-7-11 10:14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