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BI公司帆软软件联合创始人陈炎:管理数据化

欢迎找我唠嗑
2015年9月11日,由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主办的2015中国数据分析师行业峰会于北京召开,峰会主会场“数据分析前沿与应用”环节,帆软联合创始人陈炎压轴出场,做了主题为“管理数据化”的演讲。他在演讲中首先简单解释了帆软的真实行业地位和在外界知名度严重不符的原因:保持高产出,不迎合投资人,股份分员工;随后以联想柳传志先生所提出的“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为话题展开分享。


以下为陈炎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是来自帆软软件的陈炎,帆软是全国合作客户数量和销售额遥遥领先的国产商业智能软件厂商(希望我这句话不要违反新的广告法,国内做企业不容易,追求专注与极致,一段时间成绩很容易和广告法冲突)。帆软主要产品有FINEREPORT和FINEBI。可能有人在问,在以往投资新闻和烧钱营销活动中没有看到帆软。一方面因为帆软的人均产出还可以,没有必要烧钱把公司做给投资人看,尽可能把股份等东西留给员工才是王道。一方面因为帆软以往是零市场费用,没有意识到酒香也怕巷子深,客户是通过网络和口碑主动找上门的。直接体现是百度指数,帆软产品指数五百左右,商业智能指数两百左右,cognos指数三百左右,大数据指数两千。

聊完公司后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我今天分享的话题是“管理数据化”。
联想的柳传志说“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这句话是柳传志先生对管理的经典阐述。我今天的分享也是以这三点为主线,只是顺序变为:建班子、带队伍、定战略。

建班子
曾国藩的冰鉴代表了典型的中国建班子思维,通过望闻问切来选人和任命人。这种方式的弊端,大家都懂的。一般人后脑勺是凹进去,我是突出来的,疑似反骨特征,结论本人不能用,拖出去斩了。但是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成熟,以北森等为代表公司提供了基于互联网的测评服务。主要是根据人员相关信息判断是否适合当前岗位。具体哪种方式适合企业,这个选择题留给大家。

带队伍如何数据化
为什么先讲带队伍,不是先讲定战略。我的理解对于已经在运营中企业,是队伍带好了,业务数据才能真实和全面,基于数据定战略才不是空中楼阁。
带队伍就是对过程和结果的量化。当士兵单兵作战能力一般,可能对过程量化重要,当士兵已经快要成为兵王的时候,对结果的量化可能更加重要。总之量化能让士兵爱打仗,会打仗。

对于企业来说,带队伍就是量化中基层工作相关东西,让他们随时掌握自己相关的数据,自发改良;管理者随时监控,随时指出来不足。但是在量化工作面临两个痛点,报表数量多和报表太复杂。

这个说明一下,报表数量为什么多,企业有N多产业,产业公司N多部门,一个部门N多细分工作职责,既量化过程又要量化结果,产生太多NⅹNⅹNⅹ2组合。帆软很多产值以百亿为单位客户,报表数上千,上百张的客户还存在大量没有信息化的Excel,或者在勉强使用ERP、EHR中报表。
报表复杂大家看看截图就知道,这就是中国式复杂报表。除了表格还是表格,表格套表格。这些表格对他们来说最实用,酷炫仪表盘对他们来说负担。
帆软研发十年前开始研发的FineReport能很好解决以上两个痛点,通过各种调研,IT人员使用FineReport把各种报表挂在系统上。但是没有人看,夸张说,报表中放个某某领导是SB,都没人发现。这就好比业务人员和IT人员两个人结了婚,但不同房,没有产出。对管理没有改进。
这里我建议通过四种方式保证产出。

强制大屏展示
在车间或者办公室做大屏展示,每天都知道自己的工作进展,每天的工作能聚焦,每天的工作都能被激励。

主动推送
我们有个客户是行业领军企业,OA上了13年,在办事效率上没有感觉到明显的提升,有人说软件不好用,有人说办事拖沓,各种撕逼大战。这个时候验证了撕逼大战需要文化,而且是数据文化。信息中心用帆软做了流程绩效分析报表后,每天微信和短信推送流程执行排名并且和人事部门绩效结合,公司办事效率提高了百分之八十。

移动化
很多公司每个月开月度经营会议,都是找信息中心或者下属部门要数据,然后各种EXECEL和PPT,搞得轰轰烈烈,但是最后还是逃脱不了造假嫌疑,每个月加班写报告的生理期。我们有个客户,IT人员后来对月度经营分析用报表全部信息化,然后每个会议室标配IPAD(ipad链接投影仪)。从此之后开月度经营会议,只需要每个打开IPAD,基于数字开会,并且开会时间能从月中提前到月初。

把展现嵌入业务系统
浙江恒逸集团为中国最大的纺织原料供应商,年产值近600亿元人民币。其每年花在辅料采购上的费用高达30亿人民币。辅料采购全靠一个经验丰富的采购员,信息化人员帮把他采购经验固化为一张分析报表,并嵌入到采购系统作为参考,经过一年的统计,在销售额不断增长情况下,他们节省了5.1亿采购费用。报表很简单,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屑于做。节省5.1亿,效率提高百分之八十和循数开会就是的产出。

在我们做过程量化或者结果量化时,发现了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那就是分析数据的缺失。有些数据要么存在EXCEL上,要么存在纸质材料上。甚至在其他数据库中(但不开放)。于是数据补录成为数据化必备技能。
关于定战略有很多大师的经典理论。比方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我作为84年出身的管理领域小鲜肉,从信息化的角度谈一些我的想法。

做好战略必须有三个基础:
一、必须整合各个系统明细数据。为什么不像传统方法一样做基于汇总数据的分析,比如数据整合时候,按照地区和月多个维度月存储汇总数据。但在我们在分析时候,如果发现某个地区在某个月份的数据存在异常,不能进一步深入到明细的话,还是不能找到数据异常的真正原因。但是整合所有明细数据,就带来了一个新的挑战是数据量大。
二、必须导入外部数据。为什么需要这些数据,比如导入行业标杆企业的数据,才能通过标杆对比。这些数据可能是通过补录系统录入的,也可能从互联网采集的,或者网上数据银行购买的。这样带来一个挑战是数据异构和量大。
三、必须引入管理思维。管理思维+数据才能产生化学反应,爆炸产生领先的战略。但是管理思维更丰富的大部分是非技术人员。这样带来一个挑战是需要业务人员主导。

总结一下,三个基础带来了三个挑战,数据量大,数据异构和业务人员主导。
解决挑战就是满足需求,满足需求就要思考落地方式。
我们根据上面的其中两个挑战(业务人员参与,数据量大)的维度,分析一下各个落地工具:
左下象限:跑SQL导EXCEL是表哥表姐生活的写照,弊端是虽然最多,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分析工具; R语言数据挖掘专家,在中国很多企业管理数据化还没有上升到这个层次。
左上象限:hadoop相关工具真正解决了大数据量,但是需要和数据展现工具结合起来来用。
右下象限: EXCEL是当仁不让数据分析工具王者,但是缺陷就是大数据量和多数据源,微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发布了powerBI,不知道为什么使用的人不多。
右上象限: cognos是最早尝试解决业务人员自主分析和大数据的工具,但是跟不上企业数据量增长和企业业务变革的速度。于是就给了tableua和FineBI新的机会。

以上是我对管理数据化思考。随着大数据浪潮来袭,很多人都站在数据之巅。成为循数管理的赢家。但是我这个地方想引用任正非一句话“在大机会时代,千万不要机会主义”,厂商不要机会主义,数据分析师也不要机会主义。

提醒管理数据化过程中几个误区:
1)不要只考虑为中高层服务。很多企业花了大价钱只给最高管理层做领导驾驶舱,起先看起来高富帅,随后发现假大空,谁都不能保证数据是正确的。
2)不要指望人人都是分析师。在企业百分之八十人更加希望成为报表或者分析查看者,而不是创作者。这些人踏踏实实做好当下工作,比天天梦想改变世界更好。当然这里纯创意的轻公司可能例外。
3)不要买工具贪大贪全,特别是国产。中国的知识产权环境,国外开源,任我翻译,国内同行,任我侵权。产品便宜和功能多的奥妙就在于此。
4)管理数据化只为了管控。管理系统为基层员工提供服务更加重要,这个也是信息化通病,比方很多公司上CRM就是为了钉销售。让数据化为员工服务,让员工循数工作,自我改进,企业生命力才更强。

发表于 2015-10-10 19:42:30
来自手机
{:8_209:}
发表于 2015-10-10 21:52:54
赞啊,给力
发表于 2015-10-11 11:06:26
{:8_209:}{:8_209:}
发表于 2015-10-11 19:44:18
后生可畏!赞一个!
企业的数据是分层级、分系统、会衍生的。他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中的联系是有客观、科学的逻辑关系的。这种逻辑关系需要站在企业整体结构和整体利益的层面去俯视、去创建、去维护。目前许多企业的问题就出在这个环节。各自为政、站山为王、信息垄断、漏洞百出,最终导致企业的短命或病态。整体逻辑出问题,再多的数据都是垃圾,或者是烟幕。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借助系统工具去解决这些问题。从本质上讲这不单纯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整体利益有效整合、有效分配的问题。
主导信息化的人或部门,除了必须的专业知识之外,更需要有跳出企业看企业的能力,需要有眼光、胸怀和正确的价值观,需要能够直接或间接支配、利用各种资源。这项担当不容易,越干得好越不是“肥差”,他们的出身以及来自哪个部门并不重要。被支配的部门不见得不是核心部门,这是常态。
企业管理的重心(不是中心)在基层、在一线,管理信息化也不例外。这个用力方向的目标是提升效率和效益,实现员工、企业和社会效益的共赢。这不是口号,丢掉任何一方都要出大问题,致命的问题。
该喊的口号就得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打仗,打胜仗!
参与人数 +1 F豆 +100 理由
传说哥 + 10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0-12 09:24:15
  {:5_133:}
发表于 2018-9-17 17:20:49
让基层同事,能够看到自己付出的数据,能够简单查询工作内容,优化自己工作流程
让中层同事,能够看到管理项目进度,并对管理的同事做出调整,辅导公司业务流程
让高层领导,能够看到自己想看到的自己的决定进展情况,实时调整战略导向,企业掌控能够顺风顺水。
发表于 2019-5-15 15:14:00
我们根据上面的其中两个挑战(业务人员参与,数据量大)的维度,分析一下各个落地工具:下面这段文字,最好配个图,不然理解费劲
编辑于 2019-5-15 15:1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回帖数 1关注人数 9367浏览人数
最后回复于:2019-5-15 15:22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