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Kody 于 2016-8-31 09:13 编辑
屌丝程序员的悲情桥段:初恋女友选择了高富帅
时间回到十几年前,薛宝辞去了他程序员的工作,选择了创业,尽管这份工作在当时很多人眼里看起来还不错。后来别人问起创业的初衷,薛宝总爱半开玩笑地解释道:那个时候初恋女友选择了一位新的男朋友,而这位新男友的收入是2300新元(按照当时的汇率大概是20000元人民币);为了男人的尊严,他赌气辞职创业,目的是为了能让自己的收入超过2300新元。
当然这只是其中之一的原因,事后回过头自己拿来戏谑一番。创业没有回头路,好比开弓没有回头箭,在外人看来可能是冲动的,但只有当事者明白一切决定都不是容易的。
三居室里的小隔间,折腾出来的控件赚了第一笔
创业伊始薛宝瞄准的就是数据分析市场,这也是他曾经从事过的行当。那个时候大家普遍用Excel或者开源代码来处理报表需求,这两种方法都有绝对的瓶颈。抱着程序员改变世界的想法,薛宝决意用当时方兴未艾的java语言开发一款CS格子控件(类似java版的华表),以共享软件的形式放在互联网上供用户下载,类似今天互联网盛行的打赏模式。
创业的路在任何时候都充满荆棘,当时薛宝有的只是技术和一腔热情,没钱没资源,甚至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当时在南京大学老校区的边上,薛宝找了一个三居室里其中的一个小房间,算是成立工作室了。这个小房间一半是床,一半是隔出来的办公桌,用来接待课余时间过来一起帮忙的南大同学。当时的境况是连一间独立的一居室也租不起,只好先凑合着。
弄这个控件大概三个月的时候,有了雏形,但工作室也基本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就像所有励志故事的桥段一样,事情出现了转机。许继集团(现在依然是帆软的合作客户)在网上找到了薛宝,说看中了他的这个电子表格控件,决定花钱购买。高兴的薛宝就这样跑去许继待了一个多月,可以说是焚膏继晷地帮助客户把这个控件产品给用上了。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当许继的人找到薛宝说:把合同拿来签了吧。薛宝只有尴尬地笑笑说,等我回去准备下。其实是没有注册公司,不但没合同章更开不了发票。于是回来就赶紧凑了1000块,注册了个无限责任企业,叫啥名字现在已经没人记得清了,就这样把合同签了。
“能开票就行呀,当时也没那么多钱“,后来再回忆起这个无限责任公司时薛宝不无自豪地说道,这也是帆软历来坚持务实作风的一个缩影。就这样赚到了创业以来第一个2万块,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那个时代没有风口,做不到第一就回老家种西瓜
有了这两万块,才算租了个独立的空间作为固定的办公地点,薛宝也不再住里面了。那是在南大老校区汉口街的一个好又多超市的上面,说是独立的空间,其实也是一个咖啡馆里的隔间,现在提起那个办公的地方,后来加入的marks(陈炎)也经常在一些公开场合开玩笑道:当时楼下是好又多,我们的境况是穷又少。
慢慢地工作室开始扩大,吸纳了一些南京大学数学和计算机专业的优秀人才,当然在这背后少不了薛宝激情洋溢的谈话。现在问及当初靠什么拉拢这么多人才,薛宝的回答是:现在大家都爱谈情怀,当然我们也有情怀,我们更多的是彼此信任和看得见的利益,从来不空谈情怀。
这个时候工作室也在考虑转型,CS电子表格控件,需要大量代码,再加上其CS端的限制性,应用范围和灵活性受到局限。单靠卖这个东西是没法长久地活下去的,当时市场上思达和润乾都在Web报表工具上做出了不错的产品和成绩,工作室看准了这个趋势,蓄势转型,研究Web报表工具来解决中国式复杂报表的难题。要知道十几年前数据分析市场还是很窄小的,那个时候大数据还远没有站在时代的风口上。正如前面讲到的创业没有回头路,要想在这个不太大的细分市场活下去,必须有决心做到第一的位置。那个时候薛宝也经常告诫自己三年做不出成绩,就回东台老家种西瓜。
与优秀的人一起做有梦想的事儿,苦累都值
想要成为行业第一,就必须要拿出有说服力的产品,更要挑战市场上国内外强大竞争对手并战胜之。这也决定了后面的路将是更艰辛的。优秀的产品需要优秀的人才,这个时候人才的力量就凸显出来了,最早加入的南大学生之一Alex,这位在帆软内部低调的技术大牛,就好比郑宝用之于早期的华为,让其从做代理摇身一变成为自主研发的国产厂商。在帆软Web报表工具的早期研发阶段,Alex起到了核心作用,最早一版的FineReport几乎是其凭一己之力写出来的。
产品出来了,就必须拿到市场上见真章。大家都是程序员出身,没有渠道没有销售队伍怎么办,自己跑!于是薛宝跟Marks两人,一个人在北京负责北方的销售,一个人负责南方的销售,就这么“划江而治”了,开始了产品推销员的角色。
当然这并不是他们唯一的角色,Marks是华中科技大学读完本科,在南大读研期间辍学加入的。那个时候白天出去跑销售,晚上回来做技术支持,夜里写代码,不知道累字怎么写。薛宝回忆说:“Marks要搞网络营销,一开始什么都不懂,就那么抱着本破书照着做,也就那么做起来了。”当然这其中的苦累,不是当事人难以体会:有段时间薛宝要离开北京,Marks过去顶班。在走的前一天晚上,两人商量出去吃一顿,毕竟没法经常见面,一见面第二天就要分开。俩人出去转了一圈,最后还是在路边摊一人撸了两串羊肉串就散了。因为大家都心里清楚,账上也就剩2900块了。
这就是最苦的日子,薛宝说其实他家境还不错,98年大学时候就能买得起4500块钱的电脑,能每顿都吃得起3.5一份的红烧肉,而很多同学都还吃不起。但是在创业最初的年头,真是把这辈子吃的苦都吃了。
用客户回款注册帆软,最好的感恩就是坚守品质
努力就会有结果,产品也开始在市场上有了机会,相比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低些,服务做得好而且确实有易用性,就这样圈了最早一批客户。也正是靠客户回款,几个穷学生得以筹齐注册资金,正式注册了帆软软件有限公司,一下子大家都觉得使命感更加沉重了。
说到“帆软”的名称其实是源于英文单词“Fine”的音译,象征“好的,上等的”,这也是大家都感觉使命感沉重的原因,那就是期望用最好的产品,最好的服务来满足客户的应用需求。在帆软的成长过程中,客户的支持与信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得以一次次存活。最好的感恩就是把“Fine”精神坚持下去,做好产品做好服务。Marks也多次在帆软的用户大会上提到:一个好的公司商业价值和用户价值同等重要,光追求商业价值,没有用户价值,是不长久的。
如今帆软已成长为世界领先的商业智能和数据分析平台提供商,拥有FineReport企业级Web报表软件(www.finereport.com)和FineBI自助大数据分析的BI工具(www.finebi.com),这些“Fine+”产品的命名,也是秉承了帆软的最初的创业精神,不忘创业初心,坚持做好产品,薛宝的一句话总结的很好:用最初的心,以成熟的智慧,做永远的事儿。
|